
当写东西成为一种习惯,是什么感觉?看看自己的日更记录,已经115天,这应该是已经再次养成了每天写写东西的习惯。
为什么用“再次”,是因为在N久以前,上中学时曾经培养过个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到了大学开始慢慢改成周记,后来是月记,再后来就是随心而记了。
于是就有了让自己不写东西的理由:这两天已经很累了,很忙了,或是这几天没心情可写,或是这些内容太黑暗了,太阳光了,太……了,总之会有一堆理由让自己不去记录这些事情,最后再告诉自己:那些写写画画的,都是年轻的自己“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而把当下遇到的各种事情,各种能够引起自己触动或感觉的事情,全都归结为这是成年人的成熟世界的规则,大家都是这样子,没什么好写的,也没什么好感叹的。于是就有了长年的不再动笔,不再记录,于是就有了越来越不想写。

幸好,这次陪伴小家伙的成长,我也再次下定决心,开始保持日更,哪怕是出差到外地,或是出去旅游,在火车上,在飞机上,都会让自己保持记录,无论何时何地。会有一个声音,在心底提醒自己:今天还没写日记,这是答应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那么为什么用“写东西”,而没有用“写作”,因为我觉得我现在写的这些内容大多都是自己的随手记,有日常生活记录,有学习记录,也有游玩记录,也有偶尔的一些观影感受,总之没有固定下来的主题,也没有固定下来的文体,所以只能用写写画画,说是“日记”可能更贴切些。所以把这些方式叫“写作”的话,我自己都会觉得脸红。也许哪天我的小说架构,或是书籍框架有了大体的内容时,我可能会开始正式写东西吧,也许那时,我会把自己的行为叫“写作”。
当然现在的这种日记体,可能更适合让自己每天都能记些东西,而自己偶尔翻回之前的东西看时,也会有很大的喜悦和成就,而这也是一种延迟满足,带给自己的,除了每天的思想梳理和生活记录,还会让自己练习行文手法,更会让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挺好的。
所以当写东西成为一种习惯时,除了会每天记得让自己必须做一件事情,还会让自己慢慢地积累。因为但凡要写东西,总会让自己去思考,总会对要写的东西进行分析,找出其逻辑关系,然后再让自己用文字记录和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更不用说自己思考的内容、问题等等那些更实际和更具体的提升。
总之,这种积累会让自己以后有更大的提高,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相信日积月累带来的提高会是更真实,更踏实,更经得住检验的真实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