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读故事,尽在资质通鉴二十六之祖龙宾天
作者:轻舟
有个朋友是公司老板,他们公司主要以承接项目为主。公司发展的挺好,没两年手上就接了六七个项目。
前两天聊起来的时候,他说项目太多,有点顾不过来了,就拿出点股份,找了几个合伙人,把项目分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玩去了。当然,项目财务权还是在他手上的。
我翘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洒下种子,生根发芽,收获果实,这样的种果子战略,在我的印象中,历史上有两次是最成功的:一次是周朝,只不过它的果实被秦国给收了;另一次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区,抗战胜利以后,游击区一合并,原来的几万人变成了上百万。
当年周朝把上百个诸侯当成种子洒了出去,让它们各自扩张。等到果子成熟的时候,大秦帝国把周朝拍死了,于是这片果园就姓了秦。
到了秦朝,中国的疆域已经由黄河中下游地区扩张到包含了现在南部的的两广地区,东部的沿海各省,北部的辽宁至呼和浩特一线,西部的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的大部分,为现在中国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但这种收果子式的统一,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像文字、度量衡等等之类的好办,统一了就是。
但农民怎么办?
当年,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行的是名田制,即以户籍为单位给农民分田地,然后按爵位高低再依次增加。
而其它六国对农民的政策又各有不同,所以各国农民对土地的拥有数量差别很大。现在天下归秦了,怎么处理农民的问题呢?
《资治通鉴》和《史记》所记载的是“使黔首自实田”。
这句话在很多白话文的解释是让天下老百姓向朝廷呈报自己所占土地的数目,以便官府征税。
但我查了一些资料,决定采信另一种说法:政府按秦国的政策重新给农民分配土地,让农民专心耕种。
按说这个政策对农民是有好处的,但大秦帝国的国家机器忽略了一点:再好的富农政策,也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让农民能安心种地,让庄稼能安心成熟。
1、南征北战
公元前215年,嬴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出游。这次,他来到了碣石(可能在辽宁海滨一带),派了一个姓卢的人出海找神仙去。
没多久,这个卢生回来了。这次他终于不辱使命,找到了神仙,神仙让他带回来一本《录图书》给嬴政,这本书给嬴政了一个预言:亡秦者胡也。
胡者,匈奴也!
嬴政马上令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征匈奴。
蒙恬,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毅之兄,可谓是出身名将世家。
有人问我,蒙骜和王翦、王贲父子都是出了名的战国名将,为什么没有好好写一写?
这真不是我偷懒,而是这个时候的名将实在没什么好写的了,无非就是某年某月,蒙骜(或王翦)伐某国,取若干城(或某国国都)。这种比流水账还流水账的东西,写出来实在无聊。
蒙骜已经于二十六年前去世了,王翦此时可能也去找蒙骜聊天了,蒙武都死了五年了,王翦的儿子王贲也下落不明了(事迹不详),蒙毅又是文官。
也就是说,参加过统一六国之战的蒙恬,已经是战国最后的名将了。
时年四十五岁的蒙恬,率军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平原,设四十四县。之后修筑起西起临洮(甘肃泯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有效地遏制了匈奴南犯。
之后,蒙恬在北疆驻兵十多年,声威赫赫,威震匈奴。
北边打得热火朝天,南边也不能闲着。同年,官府开始抓起了壮丁,把在逃犯人、上门女婿(相当于卑贱之人)和商人都抓起来充军入伍,征伐南越。
南越,指的是后来的岭南,也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当时将这些地方称之为“陆梁地”,因为这些地方的人性格强悍,宁折不弯,如同“陆地上的强梁”一般。所以,当时攻伐岭南的战役极为残酷。
占领岭南之后,政府在这里设置了象郡(广西西部及越南中北部)、桂林郡(广西一带)及南海郡(广东大部分地区),然后又征五十万罪犯及受到贬谪的官员到岭南守边,与当地人杂居在一处。
有人问了,那这些人不想去岭南喂蚊子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充分发挥民主精神,给人民多种选择,所以,你还可以北上修长城。
2、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李斯觉得大秦帝国不能老是打仗,也得搞搞文化工作。于是,他给嬴政上了一份建议书,大致内容是:
以前各国为了招聘人才,也不要求学历,只要嘴皮子利索点,都给人家个一官半职的。现在国家统一了,令出一门,所以农民就得老实种地,读书人就只要学习法令就行了。但是现在的读书人不听话,整天议论朝政,这很不好嘛。所以,干脆把除了秦国史以外的历史书全部烧掉;除了国家图书馆以外,所有诸子百家的书也都要烧掉。今后有人敢议论朝廷、接古喻今的人全部诛三族;此令颁布三十天以后家里有藏禁书的全部上长城干活去。当然了,像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工具书可以不烧。如果要学习法律,直接去问官吏。
嬴政觉得这事挺好,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就同意了。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焚书。
书都焚了,该坑儒了。但坑儒这个事,却源于神仙的好朋友:卢生。
这个卢生自从把神仙的《录图书》带回来以后,嬴政就彻底相信了他,于是一直问他什么时候问神仙要几颗不死药尝尝。
卢生就说还真有一种办法,就是您得暗中秘密出行,这样就能躲开恶鬼,只有躲开了恶鬼,神仙才会来。所以您的行踪不能让人知道,不然就拿不到不死药了。
于是,嬴政为了表示对真人(神仙)的敬重,从此之后便自称“真人”,连“朕”都不用了。
并且为了严格遵循卢生说的办法,嬴政下令将咸阳周围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处宫殿楼阁全部用天桥、甬道相连,通过这些通道,他可以随时出现在任何地方。身边谁敢泄露他的行踪举止,马上处死。下属有事情找他的,要到咸阳宫默默等候他自己出现。
从此之后,大秦帝国的董事局主席嬴政,成了整个帝国最透明的影子,与他的臣属、百姓,彻底脱离了联系。
他对那个卢生是言听计从,可在卢生等方士眼中,他就是一个笑话。所以,卢生和另一个姓侯的方式没事就拿他开涮,说些段子来嘲讽他。
但这种话说多了,终于被人听了去。卢生和侯生吓坏了,连夜逃走。嬴政也终于知道了自己英明一世,结果被一群方士给当傻子玩了这么久,于是勃然大怒,下令查访与他们有关联的人。
那个时候的方士其实还属于儒家一派的,所以卢生在咸阳也有着一个儒生群,没事就在线聊天。现在嬴政一查,把这群儒生就吓住了。文人嘛,传统就是没事互相捧,有事互相咬。这一互相告发,嬴政就查出来四十多个背地里说他坏话的人,二话不说,把这些人全部活埋了。
这事搞得全国沸沸扬扬,他的大儿子扶苏就劝他,说这些儒生都是孔子的学生,社会根基很深,您这样搞,我担心会天下大乱啊。
嬴政正在气头上呢,哪里听得进意见,见儿子敢说他做得不对,就非常恼火,把扶苏打发到长城当蒙恬的监军去了。
3、盖房修墓
在这一年,除了坑儒,嬴政还干了一件大事:盖房子。
他现在住的房子还是他爹留给他的,那时候他的职位是秦王,现在是秦朝的皇帝,还住在王宫就显得有点寒酸了。于是,他下令在渭河南边的上林苑中修建皇宫。
我们所所熟知的阿房宫,其实只是这个皇宫的前殿。那么阿房宫到底有多大呢?据考古专家研究,占地可能达到800亩——相当于90个标准足球场。
皇帝盖房子一般都得盖两栋,一栋活着的时候用,一栋死了以后用。所以,和阿房宫同时施工的,还有骊山陵墓。
据说这个骊山陵墓以铜水灌地,隔绝地下水,使墓穴干燥如常。里面虽有奇珍异宝堆积如山,却又遍布机关弓弩;以水银为江河湖海,顶部画日月星辰,底部设山川地理。估计就算是摸金校尉来了,也只能徒呼奈何。
那么这样的两个大工程需要多少人来建造呢?七十万人起,还不打折。并且一直到两年后嬴政挂掉,都没有完工。
除此之外,还在关中建宫殿计有三百余座,在关外之地建宫殿计有四百余座。
更使北境司令官兼包工头蒙恬率十万工人负责修建九(九原,内蒙古包头)云(云阳,陕西淳化)城际快速公路(直道),作为连接关中平原与河套平原的主要通道,一路上挖山填谷,长达一千八百里,数年不能完工。
除城际快速公路外,据说嬴政还以咸阳为中心,向全国辐射,修建了九条高速公路(驰道)。这条高速公路据说宽五十步(约69米),两旁每隔三丈(约7米)种树一棵。只不过,这条路据说专供嬴政出巡使用,别说老百姓了,连当官的都不能走。
另外,据考古发现,当年嬴政似乎还修建了铁路(轨道),马拉着大车可以在上面快速驰奔。
4、沙丘宾天
现在,为了几个大的工程顺利施工,为了北方边境的稳定和南方战事的推进,全国已经被动员起来,爆发出了高涨的革命热情。但是,总有一小撮坏分子不甘失败,试图开历史倒车,让秦朝回到七国纷争的时代。
公元前211年,有陨石坠落在东郡(河南、河北和山东交汇),有人在上面刻了一行字:始皇死而地分。这意思是咒嬴政死啊,地方官当然不敢隐瞒,连忙报了上去。嬴政知道后,就派当地官员去彻查,看这个事是谁干的,但这种事谁会承认?所以查了挺长时间,也没个结果。
没人承认是吧?没关系!嬴政有办法——他把住在附近的人全部处死,然后把石头焚化了。
但这个事并没有影响嬴政的心情,第二年,他又开始出游了。
这次出游让右丞相去疾(可能是冯去疾)留守咸阳,左丞相李斯随驾。准备走的时候,看到小儿子嬴胡亥哭得挺痛,说不想跟爹分开,嬴政心一软,就把他也带上了。
这次出游没发生什么大事。他们先到云梦(湖北孝感市一带),遥祭九疑山上的舜帝;然后乘船顺长江而下,一直到浙江边上。这时候正值钱塘江大潮,就回头从富阳与分水之间的狭窄处渡江;随后登上会稽山,祭祀了一下禹帝,在石头上刻上他的功绩,这才起驾返回。
当然不能原路返回了。他们经过吴地(江苏),从江乘县(南京附近)渡江,然后沿海北上,再一次来到琅琊山和之罘山。在这里还射杀了一条大鱼(估计是鲸鱼)。接着又沿海西行,到了平原渡口,嬴政病了。
此时的嬴政已经五十岁了,按说一般人到这年纪,如果得场大病也得立个遗嘱什么的,更何况他还是皇帝。可是,他最忌讳说死啊死的,在他看来,他是不会死的,所以,一直硬挺着,希望能重新活过来。
终于,他们来到了沙丘宫(河北邢台市附近)。
如果你看过前面的内容就知道,这个沙丘宫是个凶宅。八十六年前,这里发生过一起惨绝人寰的谋杀,有个叫赵何的人杀死了他的哥哥赵章,然后,又饿死了他的父亲——赵国最伟大的领袖赵武灵王赵雍。
现在,论到嬴政了。
躺在沙丘宫里的龙床上,嬴政终于意识到这次可能要玩完了,只好命令司机班班长(中车府令)兼印章管理员赵高写遗嘱给大儿子扶苏,让他来这里参加丧事,然后扶着灵柩回到咸阳再安葬。
遗嘱是写好了,但却一直放在赵高的口袋里,没有发出去。
公元前210年七月二十日,沙丘宫内,嬴政驾崩,时年五十岁,在位三十七年。此时,据他统一中国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李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