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 然妈Miya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15:20 被阅读41次
书封

这本20万字的书我累计读了七个小时。

人类心灵的治疗方面,这本书被认为是开山之作。读这本书之前,我自认为精神健康,从未想过与心理医生有任何打交道的必要。然而,读了这本书,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正如蜕变工作坊中Lily老师说的,"我们每个人都带着或多或少的伤疤从童年走来。在自我保护和防御的过程中,社会自我逐渐形成。当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到一半时(无论是什么年龄),由于某些事件的发生,我们的核心自我慢慢觉醒: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冲突,我们发现自己走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于是我们回到自己受伤的地方,捡起一些曾经丢失的核心自我的部分,扔掉一些限制自己的社会自我部分。然后在核心自我的带领和社会自我的帮助下,主动地做出选择去实践我们的天赋,使命和意义,最终实现完整,统一的自我。"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这也是一条我们都应该努力去走的路。这条路,就是心智成熟之路,就是实现完整,统一的自我之路。

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

面对人生的苦难和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不是逃避,而要直面!

本书分四个部分展开阐述:自律,爱,信仰,恩典。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最主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最重要方法。

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包括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我以为的自律就是自我约束,相比之下,作者的理解显然外延更丰富。

1.推迟满足感

这一点我觉得很好理解,先苦后甜嘛。与"及时行乐,享受当下"似乎有点背道而驰,但细细一想,其实并不矛盾。推迟满足感是在有问题需要解决的前提下,不去逃避困难和问题。及时行乐是该享受的时候不压抑自己的欲望,这种享受不是为了逃避痛苦或者问题。书中多次讲到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

2.承担责任

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倾向于认为错在自己,而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咎于别人。

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和什么人负责,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难题。

逃避责任往往意味着逃避自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利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和上司。

3.忠于事实

我们越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得心应手。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

如何做到忠于事实呢?第一是不间断地严格地自我反省,第二是敢于接受外界质疑和挑战,第三是一辈子保持诚实,确保我们的言语能准确地表述出我们所认知的事实。

4.保持平衡

你要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隐瞒部分事实和真相。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你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远,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前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1.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一致才是真正的爱。

2.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3.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

4.爱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

5.爱是一种意愿,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

对于恋人之间,唯有学会独立,体察别人真正的需要,才能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

父母对子女真正爱的滋养,远比一般意义的抚养复杂的多。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体现关注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

今天就暂时先跟大家分享前两部分。最后分享给大家纪伯伦的一首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丨少有人走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r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