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入
教学过程记录:师生问好,让学生展示笑脸,齐读课文标题,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并展示学生童年时代与现在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会使用used to be来描述过去现在。呈现老师自己以前与现在的变化,老师用used to和现在时态来描述变化。
我的评价和分析:无。
呈现
教学过程:让学生阅读课文。课文总共分三段,
第一段记录name,job,used to be等信息,让学生再读第一段,回答六个问题。并且指导学生阅读策略,用笔勾画出关键信息点。
让学生读第二段填表。
让学生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在黑板上呈现三段的中心大意。
我的评价和分析等:看到这位老师的做法让我想起冀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Jenny's famil一课,如果让学生找出信息点后,对信息进行总结提炼出职业,再由job引发出age,hobby等是不是会更好?
训练
教学过程:用结构图带着学生复述课文。
我的评价和分析:结构图非常有帮助,可以让学生根据结构图自己来复述课文。
巩固
教学过程:进行主题阅读,分析错题。其他的不分析。
我的评价和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的授课内容,我认为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只分析做错的题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7、8年级需要打基础,九年级需要纠正错误。
运用
教学过程:播放老师拍摄的学生角色扮演的采访视频,让学生两人一组来编采访对话,学生展示对话。
我的评价和分析:阅读为什么要变成采访呢?是否需要根据阅读信息进行采访呢?老师是否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呢?
德育
教学过程记录:播放成功主题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说出自己的选择,然后再贴到成功主题的图上,基本上都是积极的观点,然后展示德育的语句,让学生来齐读。
听课后整体小结:
值得我学习的:课前准备了打印的纸条,准备的非常认真,并且在发出指令后学生开始活动之前检查学生是否清楚,这一点我认为非常棒。
我应该避免的:这是自己的一些思考,那么对为什么要说明过去的呢?我认为,课文是突出过去存在的不足--非常的害羞,通过克服不足--唱歌,转化就是一个励志的文章。那么一开始谈论学生、老师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什么例如,头发的长短,高矮,朋友多少等都不是励志的目的。所以有时候去揭开文本的文眼非常的重要。九年级的学生在采访的时候看似热闹,但是这样做有什么样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