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原是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后来也泛指咒骂。它其实是一种迷信心理,并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但很多人往往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于是便有了“....被诅咒了”一说。传说中,美丽的珠宝似乎总是由邪恶的力量来守护,事实上,确实有些出身不凡的宝物笼罩着神秘的力量。
它带给主人的不是荣耀和平安,而是无尽的灾难和厄运。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历史上这些如同被下了“诅咒”的珠宝,
揭开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摄政王钻石
摄政王钻石是一颗美丽、优质的钻石,一听到名字就知道这又是一颗与皇室贵族关系密切的珍宝,而它却有着神秘的噩运之说。“摄政王”钻石的历史也充斥着各种各样有关欺骗、盗窃、政治阴谋和谋杀之类的故事。每一个拥有它的主人,命运都很悲惨,如奥尔良公爵、拿破仑、路易斯十六等。

1701年,一个奴隶从帕尔蒂尔矿中挖出了一颗毛重410克拉的钻石——这是至那时为止所发现的体积最大的钻石。奴隶决定将这颗稀世珍宝完全占为己有,偷偷把钻石带出矿区,碰到了一位英国船长,愿意将这颗钻石的售价和船长平分,请求他将其带走。可是,船长的安排了一场“意外”——那个奴隶掉下船丧身于茫茫大海,船长自然便独吞了那颗钻石。船长将钻石卖出之后没过多久就自杀身亡。后来这颗价格昂贵的钻石被法国王室买去,并取名摄政王钻石。 1721年3月21日,这颗“摄政王”钻于法国首次出现在了公众面前——路易十五接见土耳其大使时就戴着它。在此之前,西方人还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钻石。

卢浮宫里的摄政王钻石
1799年,拿破仑自命为第一执政官,他将这颗宝钻镶在他的宝剑护手上同他一起战斗。不知是命运弄人,还是诅咒的力量,滑铁卢战役,拿破仑被击败了。拿破仑最后一次遭到放逐后,由于“摄政王”钻价值连城,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被放置在卢浮宫以供公众参观。一直到1940年德国侵略者步步逼近之前,它都不曾离开过那儿。为了保护它不被纳粹军抢走,人们偷偷把它从卢浮宫运了出来,藏在了尚博尔伯爵的城堡里,一直到战争结束。
如今,“摄政王”钻又一次出现在了卢浮宫里,冷若冰霜地躺在展示盒里,散发着耀眼而又迷人的光芒。

▼珍珠泪王冠
戴妃说过:如果女人只能拥有一颗珠宝,那必定是珍珠!
戴安娜王妃曾戴过一顶让人印象深刻的珍珠王冠,因王冠上的珍珠造型像极了女人的泪滴,故而得名“珍珠泪”。这顶王冠设计巧妙,顶部可自由拆卸,传到戴妃手里的时候顶部的珍珠被改成了钻石,拆下来的部分珍珠改成相配的耳环项链。

然而,确有传言说,这顶王冠被下了诅咒,凡是拥有它的女人都不会拥有好的感情归宿。果不其然,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充满了痛苦和泪水。“风中的玫瑰”最后更是香消玉殒。

另一顶“珍珠泪”王冠得主的故事同样富有悲情色彩。1825年,当时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儿子,日后承继了希腊国王王位的奥托为自己的妻子阿玛丽亚定做了一顶王冠。然而,他在送出这顶王冠后不久,被诊断为重度精神病。
可怜的希腊王后终日以泪洗面。后来,这顶王冠由巴伐利亚王后特蕾莎所得,代代相传,最终传给了公主玛丽,加布里埃尔,但是凡是得到这个王冠的人,每个人的感情都历经劫难。这一系列的事实似乎印证了“珍珠泪”本身具有一种邪恶力量,每个拥有它的主人感情都历经劫难,让人唏嘘不已。

▼圣甲虫形珠宝饰物
圣甲虫在古埃及的文化中是一种护身符,据说佩戴它的主人能获得神奇的保护力量。在古埃及人看来,死者和生者一样都需要佩戴护身符造型的首饰。因为人死后的世界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所以护身符当然要带到墓中,以便继续在来生佩戴。但如果是专门为死者准备的护身符,则一定不能佩戴。

圣甲虫形珠宝饰物从图坦卡蒙的墓中被盗出后,最初在埃及流传。后来一名南非海员从赌桌上赢得了它,并将它带到了南非。当这名海员将这个饰物交给自己的女儿后不久,他就在一次出海中死亡。在这名海员的尸体被冲上海岸后数天,他的女儿也死于白血病。海员的妻子似乎感觉到,她丈夫和女儿的灾难都是源自这块神秘的珠宝,于是转手卖给了一名南非妇女。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幸事件随后再次降临,南非妇女获得这枚圣甲虫形珠宝饰物后不久,她的女儿也被白血病夺去了生命。南非妇女在听说这枚圣甲虫形珠宝饰物曾造成过好几人神秘死亡之后,决定将这枚不祥的珠宝快速出手,然而就在交易的前一天,她的丈夫也离奇死去。最后,这枚带着“法老诅咒”的圣甲虫饰物,被归还给了埃及政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