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只是在地理杂志中看到一眼撒哈拉的图片,便被这块土地深深地吸引。三毛说:“好似有种莫名的前世的乡愁”。我想到三毛这句话只是特别的理解这种感受。有些地方、有些人、有些汉字,惊鸿一瞥,便是一生。正如我对“燃”字的心情的契合,所以有了后来署名之处皆为“阿燃”。
创建公众号,敲敲打打,码字记录,这项计划已经在待办清单很久了。前几天偶遇了我的初中同学,聊天的时候突然说到了我们少年时的梦想,他说,我记得你的梦想是要当一名作家,初中的时候写了不少的文章,最爱上作文课,现在当一名老师······话题被我用嘻嘻哈哈带过,其实少年时的梦想,作文上的梦想,这句话每个字我都记得非常清晰——“我要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著作等身”这个词语还是在六年级学习一篇课文时接触到的,从此便被我“造句”到关于梦想的文案。那时我最爱郭敬明,他的每一本书,每一个系列我都会去买,跟着他的文字读着读着就哭了,读着读着就笑了。无数次想象我跑到上海,走出地铁站去感受他19岁第一次到上海的心情,站在繁华的街道,望着车水马龙,站在霓虹灯之下告诉自己,我现在和你呼吸的是同一片空气。(这句文字是少年时被我写进日记的文字)
高中的一个学长和我一样,书柜里装满了小四的书,我们俩个人经常相互分享新买的书籍或者小四的最新动态,也经常打趣道,人家都说到了高中就要少喜欢郭敬明的书啦,要看些鸡汤,但是,那又怎么样,我们还是喜欢!高考结束后的他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上海,去看了小四笔下的那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并且给我拍了许多照片。
小四文字下的感性、热烈、温暖、包括些许的矫情承载了我的整个青春。这些年小四变的越来越好,文坛、影坛都有他的声音,他用自己的方式为当年那个19岁的自己创造了无数可能性。
23岁以前的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普通人,更不会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
但是我现在微信上个性签名为“an ordinary mortal beings”——一个平凡的凡人。“老子以前认为自己不是凡人,现在我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了”喝了点酒的壮壮说。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有四个人在场,一对相爱六年的恋人,四个人相识的友情最短的是5年,桌子上有我做的一桌子菜和一堆空瓶战绩。
那个时候,我们一致认为,一壶老酒、几位老友,一桌好菜,是我们的幸福时刻,是可以治愈我们的平凡生活的。
但是我们才23岁呀,接受平凡不代表做平凡的事。壮壮还是在敲码研究高科技,阿周攻略各种多媒体,宇哥工作勇往直前,无比的“燃”!而我呢,在和拖延症说理的路上终于前进一步,码出了这篇公众号的开篇。
公众号名字的由来,“燃”义如其字,“笙”谐音“生”,记录生活,记录仙女下凡的日子,Yea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