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经常向我抱怨:她老公平时上班很忙,没时间陪她,好不容易休息了,却总是打游戏。经常忽略她,为此他们没少吵架。
之前听到朋友这么抱怨,我很为她鸣不平,和他一起骂他老公。但是至于她老公为什么那么痴迷游戏,我始终不得其解,在看了一本经济学书时才了解到,她老公是因为受到“边际收益”的影响。
边际收益:每新增一个单位的A,能带来B的增加量。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你多消耗一个单位产品,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
用薛兆丰的话说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
因为朋友和老公朝夕相处,时间长了感情不像刚恋爱时那么有新鲜感,而玩手机、打游戏却能给她老公带来更多的新鲜感,让他觉得打游戏边际收益更高,所以朋友老公才宁愿打游戏而不愿和朋友聊天。
知道“边际收益”的概念后,我就解释给朋友听,最后朋友想出了解决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价值不断攀升,让自己本身变成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增加自己的“边际收益”。不断提升自己,不但可以逆袭,还可以是自己处于长胜不败的位置,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性别属性的关系,我身边很多女性对于经济学不感兴趣,一提到理财就觉得很麻烦,一提到经济学,大脑就像要爆炸一样,感觉很难的样子。但是我在看这本《小白经济学》时,每看到一处就会赞叹:妈呀,我在饭店吃饭时碰到过这个优惠,原来它是这么个套路啊;我也想买个奢侈品,值不值得呢?原来我的精力、时间这些都是时间成本,也是一种财富。
今天给大家分享这本大墨的《小白经济学》,是一本可以让你更聪明的书,让你更能发现自己价值的经济学书籍。这本书非常易读,而且有趣,是一本适合小白的经济学入门书。
作者大墨,2014年读取了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现在正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与投资方向的硕士。
这本书的切入点也很生活化,用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生活场景来阐述经济学,特别有趣,来看例子吧。
当你去饭店吃饭时应该都遇到过这两种优惠活动:
活动一:消费满300,赠送一份40元的菜。
活动二:在点菜时,服务员说,你的消费已满300,可以享受花一元点40元的招牌菜。
哪种方案会让你觉得更划算呢?
因为这两个活动不会同时发生,所以我们在分别享受这两个活动时,活动二明显会让人觉得更划算(即使还多花了一块钱)。
上面这个案例就是我们生活经常碰到的“加价换购”活动,为什么经常商家经常做这个活动呢?因为商家明白消费者对于价格数值的感受没有价格比例敏感。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来解释,花一元买40元的菜,对消费者来说“1:40的比例”,明显比赠送40元的菜中“单个40”更敏感,更觉得实惠。
看吧,即使我们的大脑很聪明,如果不知道经济学知识,它就会做出糊涂的决策。
大墨说:“经济学不是研究钱的学问,而是研究人的和世界运行规律的学问。”
其实生活其实就是经济学,了解经济学就是去剖析我们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我们只有知道人和世界的底层运行规律后,才能看透生活中的本质,才能在生活中做出更理智、更有效的决策。
不要再说生活很累,干嘛还要学经济学?因为你不学,生活只会更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