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刚把戴维·艾伦的《搞定》看完,里面讲的都是一些小方法,但“威力”很大。边读边运用的这十几天,我的生活行为和状态与看书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现在每做一件事情都能够特别集中,像是把自己沉浸在当下的事情里。
今天来分享其中的一个小方法,如何做到专注当下。
首先,思考个问题:
你今天的计划、一些未完成的任务、一些想法...... 是存在你的脑袋里的,还是被记录下来了?
如果你是未记录下来的,那请你好好回想下,在这之前,你做的最后一件事时的状态,是全神贯注的,还是充满杂念的?
其实,不难发现,那些未被记录下来的想法、任务,会经常的在你的脑袋里蹦出来,相互“争宠”。
比如:你在写作时,你会想到下午要约见哪个朋友、会想到等会要参加某个会议、会想到某个任务没有完成...
这些想法会把你的思路东扯西拉,无法专注当下。也就导致做事没效率,没质量。我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变成这样。那如何才能专注当下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如何处置那些“争宠”的想法。
很简单,你不需要去抵抗那些想法,只需把他们随时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相当于,把它们赶出大脑,把空间都留给当下。
你可能会感觉不放心,觉得记在脑袋里更加的安全、踏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或是我们关心的点是:如何安全可靠的记录?
我现在是在用“滴答清单”app来记录各种任务、计划、承诺...并且通过分类,记录在不同的收集箱。

每日的计划就记录在日历中的当天。

完成一项,就打个√
对于那些重要、怕忘记或是在特定时间要完成的事情,还可以设置提醒,让你能够按时完成它们。
记得我在读《搞定》这本书之前,就下载了“滴答清单”app,但对我来说,它就相当于一个摆设。但现在,它已经成功杀入我每天打开次数前五的app,是我的得力助手。
我记录一些想法和知识类的东西,用的是“印象笔记”。
每月、每周计划我是记录在本子上。
好的收集工具:
①能够随时查看②安全、靠谱③尽量减少收集工具的数量(一般三个就够用了,多了会造成一定的不便)④定期清理收集工具(一个固定时间,例如星期四、星期六。像是定期清理这个任务就可以记录到滴答清单,再设置固定时间)
随时记录想法,这小方法上手很快,便于操作。当你把想法都记录下来,你会立刻感受到,它带来的神奇力量。你变的思路清晰,变的专注当下,变的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自己再也不想回到之前,那个用大脑去记得想法的自己。
不记得是在哪篇文章里看到的,大致是说: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记忆,而是善于创造。想想也是,当我们脑子里出现一个很好的想法,而不去记录下来,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即使后来苦苦思索,也很难记起来。你的大脑是用来获得想法的,而不是用来记得想法的。
只有你空出大脑的位置,那些创新想法或当下事情才能有空间来滋生、发展。利用好的工具就可以,在保住已有的想法的基础上,去拥抱更多未知的想法。
戴维·艾伦《搞定》这本书值得你阅读,之前我还读过他的《吃掉那只青蛙》,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能从书中学到很多,有些甚至是能彻底改变你的生活。比如,《吃掉那只青蛙》中我收益最大的就是制定适合自己计划。它让我每天都能控制好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的朝着目的地行进,不再迷茫。给我的生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当你运用那些小方法后,它会把你的生活带入另一个境地,你会欣喜的发现: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好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