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下的社交大国——印尼

作者: 李菁_edie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13:51 被阅读713次

      8月21日中午12点,arfi,也就是我的寄宿家庭,从他的大学上课回到家,准备开车送我去机场,询问我行李是否收拾好了。

      一上午的时间,不仅把自己的物件整整齐齐摆放在行李箱里,还把这个家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房间、客厅、厨房、厕所……所有在这个国家,这个城市发生的故事荡漾在我的脑海;每个人对我说过的话,每个人的笑声,冲撞着我的耳膜;那一张张略黑,挂着双大眼睛的熟悉的脸在我眼前闪现。

      这种即将离别的场景之前已经想象过几次,但都是因伤心害怕而强行暂停。真正离别的时候,却是带着平静又伤感的心情,享受着最后几个小时的相处时间。

        我坐在客厅椅子上,等着arfi的安排。

        “ Edie,等我一下,我去接我的弟弟妹妹,他们也要一起去机场。”

        “好,我等你。”

        12点半,arfi 带着他的弟弟妹妹从小学回到家。

        “ Edie,等我一下,我洗下澡。”

        “好,我等你,快一点,别迟到了。”

        12点50,arfi带上弟弟妹妹和我,开始出发。

        13点,“ Edie,我们要先去接Iqbal (负责我出行,帮我翻译的朋友),等下再去机场。”

        “好,但是真的要快点,我们要迟到了!”

        13点10,接到Iqbal。

        “Edie,我们还要去接nanda(另一个朋友)。”

        “大哥,我们应该13点40到机场,会迟到的!”

        “没事,不会的。”

        “那去机场要多久呢?”

        “一个小时左右”

        “…… ”

        13点20分,接到nanda。

        14点10分,到达机场。

        这是最后一天去机场的缓慢过程,当然,我没有错过登机,但却不知为何却有一种失落感。那天来机场送我的朋友特别多,都是在这7周以来在印尼泗水这个城市里给我最好的财富。

我的寄宿家庭

来机场送我的印尼朋友

      一辆摩托,一个城市

      泗水的街道不是那么的宽阔,但是马路上任何时候都是挤满了摩托车,中间夹杂着慢慢蠕动的汽车,很少见到人在行走。

      在这7周里,出行基本靠这个两轮工具,在车道里“见缝插针”,减少炎炎热日的亲密接触。每到一个公共场所:商场、餐馆、广场……他们都得把车停在指定地点,有专门的人员看管,需要拿车的时候需要收费1到2元钱,所以摩托车几乎没有上锁这个功能,直接能推走,但是却不会遗失。

泗水无车日

      来到泗水这个印尼第二大城市,我坐在摩托车后座上走街串巷,几乎踏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在结束孤儿院工作后,和另两位分别来自越南和捷克的志愿者以及负责他们交通的buddy,总共6个人准备敢去海港看日落,但是由于载我的buddy不认识路,在途中迷路,泗水的路错综复杂,道上车流量大,走错一条街就得绕很远才能回去,那次我们总共丢失了两次,其他小伙伴由于寻找我们花了不少时间,来到海港,太阳已经落到海平面以下,虽然留下没亲自领略落日余光铺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的壮丽,但是一起坐在海岸线的石头上,看着是略有威严给人敬畏的广阔大海,吹着夹有盐晶的微风,聊着最近谁又干了什么傻事,谁又说了什么惊人了话,不时伴随着爽朗的大笑,这是我到现在也在怀疑是梦还是1个多月前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我身上。

坐在海岸线的石头上

 

  一个上帝,一个虔诚的信徒

     

      印尼是宗教大国,有6个宗教存在,和平共处。在这里几乎在这里的每位居民都有自己的信仰,但大部分都是穆斯林。

      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与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起相处,之前认为询问有关宗教的问题不太合适,也是担心因为无知而触碰敏感领域。但是由于好奇,也是由于印尼朋友的友好,偶尔我们也会谈论有关信仰话题。

      大部分话题都是因为印尼朋友们询问我的宗教而开始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我没有信仰的宗教。一开始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心理说实话是开心和略带骄傲的,我认为正因为没有宗教,我的身心是自由的,而且科学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上帝。

      但是后来,我的想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有一次夜晚,Cynthia(印尼朋友)载着我回家,她朝着我问了一句:

      “ Edie,你相信上帝吗?你的上帝是谁?”

      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被问过多次了,于是我不假思索就说了没有。

      “那你每次许愿的时候都是向对着谁说呢?”

      ……

      我很久没有回答,因为我在回忆着我每次许愿的时候,到底是对着谁说这些话。

      “ Edie,喂,别睡,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哈哈,我可没睡,应该是,天吧。”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许自己的愿望的时候,我好像只是心理默念一遍,没有说具体要和谁说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是有种缺失的感觉。也许在我觉得我的愿望没有谁能够真正知道和理解,也许是因为许下的愿望因为没有上帝让我相信能够实现而慢慢被遗忘被淘汰,但其实应该是我没有他们那样的因为上帝的存在而有着超人的信念去坚持一件事情。

        他们真正地爱着他们的上帝,并且上帝也爱着他们。信仰,让他们克制自己的过多的欲望,因此他们活得轻松快乐;信仰,让他们尊敬每个人,因此每个人也尊敬他们;信仰,让他们虔诚地诉说,因此他们心中有一块圣地。

 

Cynthia和我

   

泗水最大的清真寺


    一杯冰茶,一个夜晚

   

      原本以为,印尼是一个十分保守古派,没有太多娱乐的国家,但是后来才发现,这只是自己的无知、不了解而产生的偏见。泗水的街道上,广告牌伫立各处,不多的大型商场高档豪华,夜晚的许多公园、广场举行着各种各样的比赛……人们不愿意宅在家里,结束工作后都会约上三五个朋友,去街边的小吃店,点上一杯冰茶,几份点心,能忽略时间的流逝,悠哉悠哉地轻谈,这是他们的常态。

公园表演

   

街边

      原本不太擅长交流的我,来到印尼,显然是被这里的氛围所感染,爱上了社交。

      前两周是在一个叫做Yestoya的孤儿院里工作,这是我们友谊开始的地方。一起工作的志愿者包括我一共五个,三个中国人,一个越南人,一个捷克人,每位志愿者身边都会有1到2个buddy陪在身边帮我们翻译自己负责交通,每天我们相聚在此,开始了我们一天的生活。我们需要9点左右到那,因为路途不同以及印尼慢生活的原因,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迟到(其实是每个人每天一定会迟到,在9点之后到后来已经习惯,即使到了9点也不紧张催促赶路了,因为已经习惯慢生活)。那个时候,孩子们会坐在我们身边,用着简单的英语,加上buddy的翻译,和我们交流。在那里,我根本看不到悲伤,所有孩子天真又快乐,带着好奇和你大胆交流,询问他们想了解的任何事情,很快我们的感情就熟络起来,问的问题也逐渐从询问国家文化问题到是否有男女朋友问题,(到了最后已经超越友情而成为了亲情,我们所有在Yestoya的志愿者以及我们的寄宿家庭、buddy,都把那里当家,还两次在那里过夜,回国的时候都一定先去yestoya后,才去机场)。等到所以志愿者来齐之后,开始用中等大小的移动白板,讲着任何我们想教授的知识:文化习俗、天文地理、还有最基础和重要的英语。孩子们特别聪明,吸收能力非常强,模仿能力也高,学什么都快。将近12点后,一起席地而坐,各自拿着装着满满食物的盘子,听着流行音乐,共享午餐,有说有笑,欢快无比。

Yestoya家庭照 在yestoya做饭 在yestoya过夜

        一般到下午3点左右,我们离开孤儿院,结束工作,剩下的时间就和当地的朋友们到处游走于泗水街头。等到我们变得疲乏,变得饥饿,当地的朋友们就会把我们带去吃晚餐,泗水的主食也是米饭,菜主要是鸡肉,不喜欢蔬菜,他们把米饭和菜都放到一个盘子里,用勺子和叉子吃。每次吃饭,必须要的就是点一杯饮料,才算是真正的入乡随俗。然而最为普遍的饮品便是冰茶。一坐我们就会坐一晚上,聊着天南海北,那个时候,我体会到了慢生活的幸福,以前紧绷的神经都慢慢放松下来,真正的享受了一把当下。

arfi拍摄 Iqbal拍摄 去爬山 博物馆 树林 俱乐部 吃饭玩牌

    一个梦想,一次次震撼

      一开始和arfi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后来我们聊天的时候,他和我说,他有大梦想,就是改变世界,当时心想,改变世界是小时候的梦想,现在基本都觉得很难实现,他怎么还有这么幼稚的想法呢。但是后来,我知道他真的努力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在努力。

        他很善良,对所有人都特别好,朋友无数,宁愿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在yestoya的最后一天,他说了一段关于希望的话,感动了所有人。正因为这样,所有人都羡慕我是借住他家的志愿者,他的善意毫无意义影响了我,我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更美好的憧憬,我也有改变世界的想法了,他,改变了我。

arfi

      一次次的第一次

    毫无疑问,这次志愿者之旅,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用全英文交流,第一次交外国朋友,第一次看火山,第一次在学校当老师,第一次在市长面前发言……每个第一次都是那么的印象深刻。

Batu市长 在batu市长前发言 小学校长颁发纪念品 学校的孩子们 学校孩子们 第一次跳伞 Global Village 坐吉普车 火山

      I'll be rich. I'll be back

   

      即将要回国的那一段时间,说过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这一句。

      这句话是在项目结束前所有同一批的志愿者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晚上说的。有一个活动是大家拿着一个蜡烛,许下自己的愿望。当时我说我希望变得非常有钱,毫无疑问被人唏嘘一把,但接着我说,当我有钱后,我想来就来,并且还在把所有人的机票都包了,在印尼泗水再买一栋大别墅,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失去联系了。也就是这样,每当谈到回国问题,他们都会说一句,你会变得有钱的,每次听到这个,我就会说,我一定会有钱的,我也一定会回来的。

 

回国最后一个晚上 晚上10点看安娜贝尔 回国的飞机

      现在回国已经有几个礼拜了,生活已经回到了正轨。但是在印尼泗水从7月3号到8月21号的那7周49天里,给我带来的,不仅是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友谊,不仅是那一次次的第一次,而且改变了我。我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变得喜欢交朋友,变得耐心,变得喜欢身边发生的一切,因为已经我认识到,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你让你去收获的。

      这个暑假,是我经历过最棒的暑假,没有之一!

             

                                            李菁

                                      Edie Lee Jing

                                    2017年9月7日

             

         

       

     

相关文章

  • 慢生活下的社交大国——印尼

    8月21日中午12点,arfi,也就是我的寄宿家庭,从他的大学上课回到家,准备开车送我去机场,询问我行李是否...

  • 胡爸爸讲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大势

    国土面积 中国是个大国,大国不光看国土面积,更重要的是人口和经济,比如日本面积不大,但因为经济强而成为大国;印尼是...

  • 最全印尼金融科技深度系列报道实录(二)——金融科技环境

    ​印尼金融科技环境分析 印尼,显然是一块十分诱人的蛋糕。作为东南亚第一人口大国,印尼有 2.6 亿人口,信贷市场规...

  • 印尼青年:只要做好这些,印度尼西亚将和中国一起,成为超级大国

    很多国家的国民心中都有一个超级大国的梦,印度人如此,印尼人也如此。尽管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相比,印尼远远落后,但...

  • 高温下的慢生活

    连续几日,北京都在晴朗高温中,强烈的紫外线,不得让特别怕晒的我,涂上防晒霜又要打着遮阳伞,说也特别奇怪,今...

  • 疫情下的慢生活

    每一年的春天,我都计划到处走走看看,看一看花开,赏一赏春来。不一定要去景区或者外地,就在我...

  • 疫情下的慢生活

    吉斯菲尔伯爵曾说过: “各人有各人优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们自以为优越的地方。对于其自知优越的地方,他们固然喜爱得到...

  • 享受下慢生活

    一个人的晚餐,一荤一素,辣子鸡丁、干锅花菜,色香味俱全,让我大有食欲。两碗白米饭下肚,微胀,两个菜盘内只剩下绿油油...

  • 海上慢生活(下)

    今天的生活真是想不慢都不行,因为爸爸居然消化不良了!开始还担心小朋友出现这样的问题,到头来却是…… 早上出门,他就...

  • 印尼生活感想

    在印尼生活久了,慢慢地很享受这里悠闲的气息了。日惹的生活节凑很慢,小区附近很多老年人在这里生活。 每天晚上五点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生活下的社交大国——印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fi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