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7年9月30日,《羞羞的铁拳》上映首日斩获逾1.3亿,票房占比44.8%,并于上映9天超14亿的票房成绩斩获2017年国庆档的冠军。截止目前,《羞羞的铁拳》票房直逼20亿大关,俨然已经成为了2017年仅次于《战狼2》的赢家。而其背后的“开心麻花”近年来也完成了从话剧公司向综合内容供应商的转型,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2015年以来,开心麻花陆续推出《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三部喜剧电影,截至目前总共斩获票房超36亿,“开心麻花”IP也因此收获高口碑和品牌影响力。而早在2010年开始,开心麻花就以北京为“根据地”,陆续在华南、华东、东北、西北等地中心城市设立子公司进行区域管理,拧出本地化的“开心小麻花”尝试着商业变现之路。其第一部“麻花电影”《夏洛特烦恼》取得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其喜剧电影之路的格局,也就是在同年,开心麻花正式挂牌新三板进入资本市场。
今年1月,开心麻花申请IPO首次公开募股。开心麻花从现场演出起家,愿景是“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喜剧公司”,其三年估值暴涨16倍、市值目前已经达到51.8亿,成功登上创业板之后,市值大概率会超过100亿,这对于开心麻花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如预想的顺利。8月22日,证监会出具《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中止审查通知书》,开心麻花IPO申请被叫停,给出的原因是由于IPO签字律师从律师事务所离职。而就在《羞羞的铁拳》上映的前两天,开心麻花又收到证监会恢复审查的通知书。在这关键节点,《羞羞的铁拳》的成功能否为开心麻花上市之路实现恰逢其时的助攻,也颇受业内关注。
话剧出身的开心麻花靠电影上市?
这不是一个玩笑!
众所周知,开心麻花是做话剧出身的。话剧是门微利的生意,在中国目前还尚未形成类似于百老汇那样成熟的经营体系,从体量上来看依然属于小众范畴。曾执导过著名话剧《恋爱的犀牛》的孟京辉,曾信心满满地带着他的话剧到南京,结果也是败走麦城连本都没有收回。开心麻花想要突破“话剧”的小众化窘境,创新和转型是其刻不容缓的事情。
可幸的是,开心麻花扎根一二线城市求新求变,根植出了属于自己的话剧土壤和内容模式:开心麻花深耕话剧市场的商业化变现之路,包括团单包场、演出植入、剧场宣传、宣传推广等,并在“喜剧话剧”获得市场的认可后开始尝试新的产品线:音乐剧、网络剧、影视剧……开心麻花从话剧公司逐渐转型成了综合内容的提供商,并发掘到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影视公司的道路。在开心麻花之前,中国内容行业的上市公司大多来自于影视行业,如果“开心麻花”能实现上市,其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向投资者证明了话剧市场的商业潜力。
而话剧出身造就的自有IP和扎实的演员水准成为了其电影制作最大的优势。麻花系电影是舞台演出的副产品。千百次地面对观众,编剧、导演可能根据现场反馈不断打磨作品,演员更是练就控制观众喜怒哀乐的“硬功夫”。通过近5000场演出,开心麻花培养、锻炼出一批优秀演员,代表人物有沈腾、马丽、艾伦、黄才伦、陈昊明、韩云云等。
背靠资本未必好乘凉
开心麻花想上市得突破“产能极限”
在加速自身业务快速扩张的同时,开心麻花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同样备受关注。早在2013年8月8号的时候,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国文产投)就以46.92元/股的价格入股了开心麻花,目前持股比例12.53%,位列第二。虽然不是控股股东,但是也是重要的参股股东。那么,文产投是啥来头呢?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文产投是由财政部、中银国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目标总规模为200亿元!
都说背靠资本好乘凉,但是从麻花今年忽上忽下的业绩来看并不尽然:
2015年、2016年,开心麻花分别实现营收3.82亿、2.92亿,净利润分别为1.32亿、7479万。其中,2015年营收增长155%,净利润增长219%;2016年营收却下滑23%,净利润下滑43%,收入浮动堪比过山车。
电影前期的高投入以及收入的不稳定性使得它的业绩忽上忽下,这或许会成为其IPO之路的拦路虎。
电影业务拓展已成为麻花整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心麻花也以此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麻花模式”:舞台演出既有现金流又能打磨剧本、培养演员,将千锤百炼的IP拍摄成电影、取得巨额票房、品牌大幅提升,反哺舞台舞台演出,形成完美闭环。然而,电影业务的拓展也是把双刃剑,每年输出一部电影的“产能极限”成为开心麻花亟待破局的关键所在,开心麻花在艺术上的探索及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值得尊重,但在商言商,舞台演出加每年一部精品电影,撑不起百亿市值,早前《驴得水》票房的略显惨淡就很好的说明“麻花模式”承担的风险。
《羞羞的铁拳》背负使命
市场业绩助推开心麻花再冲IPO
此次《羞羞的铁拳》的上映可谓是背负着使命的上映,第一,为了证明业绩,他们需要证明自己胜在IP布局。第二,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团队稳定以及能源源不断的新人输出。沈腾不再是开心麻花的艺人,这也意味着团队核心人才的流失能否保证电影的高票房,也是横在开心麻花面前的一道艰难的考题。
虽然有上述问题,但是《羞羞的铁拳》仍旧未播就先在资本市场先火了一把。
其实造成这样的势头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羞羞的铁拳》里拥有诸多隐藏boss(资本方),从片尾的出品方以及联合出品方来看,除了新丽传媒、开心麻花、万达影视等《夏洛特烦恼》的老出品方,还有浙江横店影业,金逸嘉逸电影,捷成世纪,天浩盛世,锦元素国际传媒,大地文化传媒等将近10家联合出品方。
现今电影市场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风光,实际上众多喜剧电影纷纷失利,喜剧电影并不被资本市场所看好。而此次众多资本进入的《羞羞的铁拳》无异于证明了资本市场对于麻花的“偏爱”,也是对于它的IP布局的肯定,对麻花的上市之路有着“强心剂”般的意义。另一方面,被赋予众望的《芳华》被下架以后,开心麻花《羞羞的铁拳》几乎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为下沉至二三线城市的宣传模式获得更加扎实的群众基础。
《羞羞的铁拳》的胜利也让开心麻花再一次向资本方证实了自己的能力,而且9月28日开心麻花又收到证监会恢复审查的通知书,这次票房的胜利除了收获真金白银,或会加速麻花冲击IPO进程。据其招股书披露,开心麻花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4000万股,公开募集资金7亿元,其中计划投资电影项目4亿元,投资戏剧项目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这也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募集资金将会被投入到电影中。
一旦开心麻花IPO成功,那么之后再和他同台竞技的就会是华谊等影视行业内的大公司。此前,开心麻花股东郑培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开心麻花未来的主要利润来源肯定会来自电影,也许3年之内,开心麻花有望成为与华谊兄弟、光线传媒比肩的影视公司。
无论如何,对于开心麻花来说,《羞羞的铁拳》都堪称里程碑式的重要影片。它的成功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清除开心麻花在转板之路上遭遇的障碍与疑虑,但无疑起到了为其IPO增光添彩、在一定程度上扭转颓势的积极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