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04围城之苦

作者: 玩哲 | 来源:发表于2018-04-08 14:28 被阅读1685次

我们观察金庸的小说中,他的爱情故事非常之多,他小说的特点之一,是大部分男女到了快结婚的时候,各种原因没办法结不了了,也就是说,从爱情到婚姻无法完美协同一致。而即使结婚了,婚姻也并不意味着幸福,甚至是对一种自由的压抑,即使有爱情,也会转变成亲情,慢慢成为一种“审美疲劳”,感情在婚姻下,也变得有点麻木。人在这种心理下,各种细碎的家庭生活,再加上各种责任感、道德感、义务感,而慢慢的成了人的生命的枷锁。

自由,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人们在追求自由,却又时刻处于枷锁之中。

这似乎也反映了现实的真实情况,婚姻的生活情景和爱情的情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是我们每一个有婚姻经历的人,或者是每一个成年人即使大家没有婚姻的经历,也会能够凭着自己的灵气灵性能够感知到这一点。就正如钱钟书所表达的一种压抑的情景,婚姻如同《围城》一般,给人带来的似乎并不是幸福,也同时有一种无奈、误解、伤害、互虐、压抑与痛楚。

因为婚姻它的价值和基础,应该来自爱情,如果没有爱,只是为了生物的性本能性心理,以及互相利用的交易行为,这样情况下,还能结婚,那下场将会很快的离婚,因为这只是市场,当一个人他/她的市场价值变化的时候,比如他/她有钱了有能力了之后,他/她就可以根据他的现有的身价再重新做出新的选择——也即以离婚的形式,重新投入单身的怀抱。如果市场上已经提供了性的满足,那婚姻的意义之一合法的性交,可能这方面的影响力就不会这么大了,再加上人的责任感和负疚感,由于先天条件的因素(即结婚也是为了过渡一下当前的条件),那么,当条件变化时,人们将会毫不犹豫的离婚换人。

因此,没有感情的基础,只有性欲与物质心理考虑下的婚姻,本身也就不会长久,虽然当时结合了,也不过是互相暂时临时的需要而已,一旦新的条件满足,“本是同林鸟,大难各自飞”,不管男女各自飞散,各自有了新的追求。但是,有了爱,结了婚,就一定不会分手吗?

这不一定,但这起码要比没有爱的,更稳定一些,也更幸福一些吧。如果没有爱,即使离婚了,那还得重新寻找新的对象,这时候的寻找或者再找一个结婚对象,难道就会有爱吗?

从另一方面来说,没有爱又能怎样,人照样活,照样可以买卖,买来的短暂的爱,交易的爱,难道不是一种爱?

当然了,不管有没有爱,人身上也没有少掉一块东西,还是会尽可能的活下去,即使是人成了感情的奴隶,他还是人,甚至他活的还会比他的主人时间更久,问题是,这样的人,尽管也能发育成人,也会性交,也会生儿育女,也心甘情愿的做各种各样的一个合格的奴隶,他本身的这些功能也并没有更丧失,但这样的人和虫子何异?

当两人整日相处在一些生活状况,和在情爱纯粹的一种互相的阅读、互相的想象,互相在心理上塑造对方那样一种情感,婚姻与这种纯粹的情感状态完全是不一样的,因为婚姻的要求是非常真实的。

然后你挤牙膏从中间刮一下,有可能对方就非常反感,因为对方永远是挤牙膏时有她的习惯,她认为要从牙膏后面一点的挤才是正确的,就光这样一个所谓的不能容忍对方的习惯例子,所导致的离婚率,在中国我想可能就有数十万对。因为我们看到一些报纸在离婚统计数据中,将个人习惯列到了最前面。

因此人是矛盾的,既想找一个和自己生活习惯一致的人,又不想找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不浪漫,失去了生命的激情,容易导致审美疲劳。如果美,是因为距离,那么,距离太近将会放大一个人的缺点,而同时又会缩小一个人的优点,从而失去了神秘感,魅力值。

了解过深的人反而更不容易在一起,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于是或早或晚婚姻就陷入了《围城》的困境。

如果我们去做婚姻调查的话,由于生活细节这一点点不和谐,你将会发现很可能是导致离婚的首要原因。但是,如果淡恋爱的时候,彼此倾慕的时候,就是把牙膏嘴给封起来,然后从后面剪开从后面挤,你的情人也会说你这个人真有个性,他们会这样去欣赏对方。

而,进入婚姻状态就不一样了,恐怕再这样做,只会给对方带来厌恶与反感。那么,金庸小说跟别的小说的观察,在这方面也有共通之处,他一样是对于婚姻很有兴趣,就是对于人类情爱领域也有着一种这样的图示,而且他还有着比别人更多和更好的一种观察和判断。

为什么,在情爱之中,我很强调要从性开始说起呢?

因为国人的道德约束,但实际上我愿意提示大家,这种道德是对人性的一种蒙昧,就像欧洲天主教国家,它让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都是完全压抑着自己的人性的一种本能。当然了,要反抗各种不合理的东西,从性开始还是比较稳妥的,如果从其它方面入手,可能会太涉及现实中的一些丑恶的现象,似乎也有不太允许的限制。当然,有一些现象,也是我们平民不应该谈的,那是应该有王公大人们才有资格去关注的。

因此,我们的角度,还是要大力的从性的意识来谈起,由它再深入的切入到各种现实的情况,然后去思考这些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都需要有一种直面问题的勇气,还有一颗奔腾向上的心,让真假美丑暴露在人们面前,让它在展示在阳光之下,面对这种现实,一个人又应该如何选择呢,是奋起反击呢,还是沉沦沉醉,这似乎是一个选择问题,如何选择,这就是他的自由。

因此,我个人觉得,谈性应该是中国人所拥有的少数自由之一,比如在文学作品中,《红楼梦》它一开头在头几回就写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就和袭人发生了性关系,然后在有所接触之后再来写他的情感,那种情感才会是真正的升华了的灵性和情感。

而我们绝大部分在那种道德蒙昧的前提之下,就对性的意识完全无知和蒙昧的这样情况下,甚至不敢承认爱与性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越是想象我们的恋爱有多么美好,有多么的柏拉图,我们就永远是靠语录靠道德箴言录来对话,来活着。这样一种恋爱的人,恰恰相反是思维被格掉之后的情景,人于是变成了虫子,失去了思考之后的虫子。我们可以说,很多国人根本不懂爱,也没有思考与探索过爱,他们的这样对对方的好感和冲动,高达80%是基于性欲的冲动!

在性心理冲动之下才把对方看成帅哥或美女,或油头粉面,或性感暴露,从而打上一个可爱的光环,或者一个美丽的光圈,但一旦有所接触,卸下伪装之后,发现对方是一个非常“猥琐”或者是非常低俗的人,也根本没有吸引自己的魅力之处。

所以这就是很多人即使结婚了,也会很快分手的原因。如果没有开放的态度,把性纳入情感动机性的一个系统,来作为一个人基本的定位和研究的话,我们永远不能够谈论爱情的真谛!

因此无数人的结合和爱情无关,对于爱情我们知道的还是太少,思考的也太少。所以在金庸的书当中非常出人意料的是,按照他的这样一种价值判断,爱情和性不可同日而语,也不能够作为一个人情感的导向。

相关文章

  • 如果爱04围城之苦

    我们观察金庸的小说中,他的爱情故事非常之多,他小说的特点之一,是大部分男女到了快结婚的时候,各种原因没办法结不了了...

  • 如果爱37围城疲苦

    当然也包括莎士比亚,作为人文主义作家,在他的悲剧中,对美好的、理想的人性有充分的展示。 他说:“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

  • 2021-12-19

    逃离围城,没有爱的围城跟死城没什么两样。 独处,即便练练字,也比无爱的围城好。

  • 活着,我们一直都在修行

    人生皆苦! 爱而不得,是心灵之苦!为五斗米折腰是生存之苦!闻鸡起舞是理想之苦! 因为苦才有欲望,...

  • 【目录】边塞风雪(盗笔同人)

    边塞风雪 01 城门相送 边塞风雪 02 流放之苦 边塞风雪 03 吴山学馆 边塞风雪 04 夜宿山洞

  • 无爱的婚姻多恐怖

    如果17岁不懂爱,27岁又不敢爱,那是不是就只能走进无爱的婚姻了,《围城》里说婚姻无需伟大的爱情,只要彼此...

  • 如果这是爱04

    她沉默了片刻,还是调整了下情绪回应了我“谢谢你,见笑了,” 能交流就是个好苗头,于是我继续...

  • 众生之苦·爱别离

    自从三月份把女儿放在了老家,夫人一直受着思念的煎熬,有时在视频中,女儿会躲起来不愿意和我们说话,夫人总是问我,女儿...

  • 爱而不得之苦

    年少时一心追求梦想,觉得爱情是累赘,也曾拒绝过几个人,那时不懂得委婉,拒绝的直接而干脆,或许还有点伤人,末了还觉得...

  • 重读《围城》04

    今天和朋友聚餐,她说正在打算考教师资格证,问我们是不是很轻松。 大概工作也是围城,在外面的人想进来,进来的人想出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爱04围城之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np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