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之旅|第六周:什么是人格

作者: 心理咨询师李彬 | 来源:发表于2017-08-12 14:39 被阅读17次

人格,百度百科解释如下:也称个性,概念源于希腊语,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

本周武老师分别从三个理论流派来介绍了各自理论的关于自我的理论。


弗洛伊德:

一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也就是本能,是由各种欲望组成的,遵循的是享乐原则。

超我是道德规范,相当于人格中的管制者,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那么本我跟超我之间就会产生冲突,那这就需要有一个协调者,这就是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举例说明,这是上课时老师的说法,绝对一听就永不会忘。话说如果在街上的时候突然想要上厕所,上厕所是本能,属于本我,但是在大街上不能随意,这就是超我在起道德的管制作用,这时候就需要自我的一个协调,要去找厕所。

本我来自本能,是自身的欲求,那超我的道德原则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其实与社会文化规范和权威人士形象的内化有关,比如说养育自己成长的父母对自己的潜移默化,成长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这就好比是“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大人”,一个是小孩子想随心所欲,而大人会限制他的欲望。所以我们常听到一种说法,即“内在小孩”和“内在大人”一致时,才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罗杰斯:

人本主义,重视咨访关系,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倡导“成为你自己”。提出“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说道要理解一个人的“我”,就需要理解这个人的体验所发现的“现象场”。强调体验事件发生时的现象感受,以此提取相关记忆,唤起深度体验。(“现象场”是一个人的体验和体验发生的时空背景等环境因素的结合。)


温尼科特:

他认为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的环境(当你做的好时,认可你;当你受挫时,支持你),让孩子的本我得到滋养,这样孩子会在成长她自己的同时也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足够好的妈妈”这一理论就是他提出来的。


本周的“现象场”比较有意思,而且还可以进入,不妨来尝试一下!

1、找到你想要进入的那个人的关键细节,特别是印象最深刻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2、标定这个细节所在的现象场,也就是说,这个关键细节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3、进入这个人的这个现象场,成为他的样子,体验他的体验。

具体化步骤如下:(比如成为你的母亲)

1、找一个宽敞的地方站着,安静下来,闭上眼睛,感受你的身体,如感受你双脚踩在地上,感受你的双手,感受你的脊柱,感受你自然而然的呼吸,放松。

2、想象母亲出现在你左边一步远的距离,尊重第一时间出现的画面,不要做任何头脑上的努力,比如修改想象,那么在这个画面中妈妈具体是什么样子?她的年龄,衣着,姿势,表情,看着妈妈的样子,看的越真切越好。

3、仍然闭着眼睛,左跨一步进入妈妈的身体,并作出妈妈的姿势,就好像你成为了她,从现在起你就是她。

4、睁开眼睛,以妈妈走路的姿势走路,以妈妈说话的方式说话。

5、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自动想起妈妈留给你的一些关键印象,那么试着去体验妈妈在这些关键时刻的体验。

6、进行十分钟后,停下来站好,保持身体的直立。

7、右跨一步,离开妈妈的身体,进入自己的身体,重新成为自己。

8、闭上眼睛,感受你自己的身体,自然而然的呼吸,大概一两分钟后睁开眼睛,练习结束。


也许你会拒绝做这样的练习,但是,经过这样的练习之后,也许你能够更好的体验对方的情绪,更为理解那个人当时的感受,也能够更加促进你们两个之间的沟通,让你们相互之间更好的交流,解除之间的误会,化解之前的矛盾,达到更为融洽的关系。

好吧!本周真的没办法自己发挥,实在是写不出自己的观点与理解,算是重点整合吧!就这样,上图搞定!

进入别人的现象场                                                          2017.08.12

相关文章

  • 心灵成长之旅|第六周:什么是人格

    人格,百度百科解释如下:也称个性,概念源于希腊语,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

  • 【内部勿外传】九型人格心灵之旅--天赋优势助职场

    《九型人格心灵之旅--天赋优势助职场》每个人的生命必修课,让你明白自己,了解他人! 九型人格自我认知与成长 遇见未...

  • 心灵成长之旅

    Cathy从小到大在家人眼里的都是个乖乖女,父母说一她不说二,从上学到参加工作都是按父母安排的道路走过来,也一直...

  • 2019-07-05

    王想兰的遇见体验营成长记录 分享者:王想兰,辞职学习中,江西人,因为想找到“什么是爱 ”走上了心灵成长之旅。 因为...

  • 心灵成长之旅|第七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本周讲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也就是泛性论,他认为,人天生有性本能,而快感中心不同,所以导致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会有...

  • 什么是心灵成长?

    点石成金(Golden Touch)心灵成长体系的创始人是馨月老师,是在中国大陆成长起来的国际知名身心灵导师,社会...

  • 什么是心灵成长?

    今天再次听了纳兰老师的心灵成长,真是常听常新。 心灵成长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大而空,实际上并非如此,她应该是一个人向内...

  • 6.7读书笔记

    6. 7周岭《认知驱动》/成长 第六章 第二节 成事之旅:如何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 这种机制(指的是前文的7年...

  • 企业魂&创造之旅的落地收益

    市场上为什么力挺企业魂&创造之旅及系列身心灵成长系统? 看看下面的答案里有没有你要找寻的…… 《创造之旅》100条...

  • 心灵成长之旅|第十二周:拥抱你人格的对立面

    作业: 找到10个最能描绘自己的形容词,并找出它们的反义词。 说了什么 曾经陪伴多年的两句话: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灵成长之旅|第六周:什么是人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vd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