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看了《都挺好》,就被剧中石天冬的那种生活态度所吸引。
用一句话说就是心态富足。
他的富足藏在他的每一个做菜的细节和瞬间。
他把自己的满足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做菜时,无论刀工还是配色,都是精雕细琢,荤素搭配的让人赏心悦目,让人看到那清谈又诱人的菜肴就感觉在欣赏一副幅美丽的画卷,可以感受到厨师的精心和用心,顿时吃饭的心情也无比美好。
对他来说,做菜就是个享受的过程,从他做菜时陶醉的状态不难看出来。
也正是这种态度使得他可以直面霸气的苏明玉而不感觉自卑。
他觉得:你认为的富足是有钱,我认为的富足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我们都一样。
不禁想起了曾经读过作家黛恩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日本的料理小店,店面既不醒目也没有招牌,甚至没有菜谱。可是每天一到傍晚就有人陆续的朝着他的店里走去。
店里装修简单,每个客人入座后,老人都会上前简单攀谈几句,特意问明不吃的食材,剩余的就什么也不用管了。
端上来的菜肴味道分外的鲜美,客人常常惊叹:如此普通的蔬菜鱼肉口感怎么可以这样特别。店里一直以来都座无虚席。
有人问老者为什么不扩大经营多赚点钱,老人说,他做菜只是他喜欢,他喜欢和他人一起分享美味,如果扩大了店面,就必须增加人力物力,然后自己做菜时的享受和乐趣也失去了。
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这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沉浸其中,不断的在这个过程中享受着这种乐趣,然后每天的日子都感觉很是充足。
这样充足感就是富足,心态的富足,这样的富足跟有多少钱没有关系,只是心灵上的一种满足。
其实很多有钱的成功人士未必会此心灵的富足感,就如同参延法师说的:每一个风光的人的背后都有四个字,惨不忍睹。不少企业家得病猝死,甚至认为自己站在一个高度再也无法超越而选择自杀。
这也是他们没有心灵的富足感,如果像上述的老人喜欢烹饪食材一样喜欢做自己的事业,然后把事业当成一种乐趣,怎么会走上极端?
就像我们常说的四个字:无欲则刚。没有了太多执着的欲望,就会被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幸运温暖和感动,进而感觉富足,心灵的富足。
电视中的石天冬和料理店的老人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快乐和富足并不在于我于身在何处,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是我们心里的满足。在他们的心中,心灵的富足是自己财富的一大部分。
我们生活中的可以满足于自己工作或者事业的人,每天可以享受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带来的满足感的人,即使你们没有身家千万,依然可称得上是富足的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吧,总有暖心的文字在等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