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又近年终,来年1月份将迎来我的第36岁生日。与公司年终总结一样,每到此时,我总会不自觉回顾将尽的一年,并展望来年。怎么说呢?似乎冥冥注定我的35岁不平凡——健康危机让我在“死亡线”上兜了一圈,勇敢的职业大转型让我的工作与生活得以更好的平衡并爆发出新能量,心理学的持续学习与自我觉察让家庭关系越来越和睦——若用一个字来形容我的35岁,就是“变”;若用两个字,就是“笃定”。
【一/生命之笃定】
2017年1月3日,因胯部不适去医院检查,意外发现左小腿内有肿瘤,检查结果就像晴天霹雳,我脑子“嗡”的炸开了。按照正常逻辑,我去了北京市肿瘤医院复查。北京的冬天,嘴唇都干裂了。阴霾的天,呼吸都困难。我手里握着那张又小又轻的挂号单,心里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这里怎么会是我该来的地方?我怎么会来这种鬼地方......?”复查结果没带来一丝惊喜,是肿瘤,60%可能性是神经鞘瘤(一种良性肿瘤),但需等病理切片后才知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医生带着安慰的语气讲完医嘱,我表面镇定的谢过、离开、预约术前检查、约床位、电话告诉老公结果、跟公司请假......
一切都按部就班进行着。入院、术前检查、手术、留院观察、出院、在家静养......
一切都静悄悄。住院期间,除了老公每天上午来探视一会儿,就连同一屋檐下的公婆我也没让来,少数知情同事朋友的探望也被我一一谢绝。一切都那么静悄悄,以至于我回公司上班后,绝大部分同事仍不知道我的情况,就连父母也是在我数月后的轻描淡写间得知。
一切都静悄悄。没人知道,此刻我的脑子已经不属于我,我拼命想拉它回来,它却一心要往波涛汹涌、电闪雷鸣的大海里跳。一个声音在海边绝望的哭诉——万一是恶性怎么办?我才35岁,我还有好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女儿那么小,没有妈妈多可怜......老公怎么办?爸妈怎么办?我拖累了他们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我不想带着遗憾和歉意离开!哭声旁边,貌似有另一个声音在安慰它,可听起来那么渺小无力。也许有过类似心路历程的人更能体会,什么叫大彻大悟,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的——是健康,是陪伴家人,是曾经为真正的梦想奋斗过!
也许老天爷故意开玩笑,在我被百般折磨、做好了就死准备时,天空突然放晴,太阳龇着大板牙朝我嘿嘿直笑。我站在海边,叉着腰,又好气又好笑,那个曾一心想跳海的我,噗的没了。直到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又好气又好笑,但同时多了一份感恩——感恩老天爷敲响的警钟,让我有机会在35岁停下来,重新权衡,重新选择接下来的路;感恩这警钟让我对前路无比笃定。
【二/梦想之笃定】
说到梦想,还得从学生时代说起。我本科是英语专业,大学里有过可圈可点的表现。我曾作为江西省的两个代表之一,参加“中国爱立信杯英语演讲大赛”华南赛区的选拔赛,曾以名列全系前茅的成绩通过了“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的考试,曾经准备了三年考研,希能进入国内最好的外国语大学“北外”,但梦想落空,重回现实,安身立命要紧,得遇贵人介绍进了汽车制造业,老东家是一家业内知名的中德合资上市公司,在那里一干就是11年,从职场小白,成长为公司中层骨干。我很幸运得以在同一家公司经历了许多人需要通过多次跳槽才能积累的工作经验(先后干过采购、销售、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销售部长兼项目管理),因工作认真负责和专业度,得到了公司和客户的认可,也因此得到了相应的经济回报。在这期间,我有了家庭,有了可爱的女儿。就这样,我不知不觉用11年时间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从“跨界”——从文科到理工科。
伴随着女儿的出生,我的工作岗位调到了销售部,一人同时负责奔驰、宝马两个客户。那段日子回想起来黑暗无比。早上7点出门时,女儿睡着;晚上9点回来,女儿睡着。我与女儿的唯一链接,除了从冰箱里取出来解冻的母乳,就只有每天夜里醒七八次亲喂她吃母乳。仿佛女儿在以这种频繁夜奶的方式表示对我的依恋和抗议,后果是我每天都挂着熊猫眼疲于应付挑剔的客户,有时我甚至在吸奶室吸睡着了......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工作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对待工作也从不马虎,结果是牺牲了大量陪伴孩子的时间,健康状况也在悄悄变化而不被察。直到孩子2岁半以后,出现了她的第一个叛逆期,从没放太多心思在成长教育方面的我第一次遭受了挫败,并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开始萌生改变现状的想法,毕竟孩子的成长不可逆,一旦错过,将无法挽回母亲角色的缺失。可是走出舒适圈谈何容易?就这么纠结着过了一年多,直到2017年1月的那场病让我彻底走了出来......(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