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生时代,大多数考卷都有一个标准答案,你的回答离标准答案越近,得分就越高,久而久之,做任何题目,我们都需要一个标准答案,不然都不知道自己的对错。
这种思维一直延续到我们工作,工作也有标准做法,只要按着标准做法做事情,多半不会错。尤其对于一个刚入职的新人,更不敢有自己的想法,想方设法寻求标准做法,以免自己太个性的想法影响工作。
甚至后来为人父母,我们又把这种标准答案的思想灌输给我们的孩子。比如,你告诉孩子,积木是用来搭房子的,铅笔是用来写字的,汽车是用来出行的。倘若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标准答案,我们总忍不住想教育下孩子,好让孩子表现得正常一些。
这种思想已经渗入我们的精神骨髓,我们觉得人生是有一种标准活法的,二十之前求学,二十到三十结婚生子,三十到五十工作,五十之后安享晚年,倘若有人在五十之后还创业,我们就觉得这人疯了,还会好心相劝:都一把年纪,何必这么折腾;倘若一个人到了结婚年龄还不结婚,作为长辈的我们是不是会忙着替他们介绍对象呢?
做事、创业也有标准做法,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套路,要先怎样后怎样,一步一步来,不然很容易出错。
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会让我们变得循规蹈矩,不敢创新,使人变得平庸,但有时候这种思想是致命。
凯撒,罗马历史上一位军事天才。当年,凯撒站在卢比孔河面前,考虑要不要渡河。如果渡河,就意味着放弃罗马的那套标准答案,意味着与罗马共和国为敌,这是一条没有回头路的路;如果不渡河,按照罗马的标准做法做事,或许能平安地活下来,但凯撒很清楚,如果自己不渡河,庞培等人是不会放过他的,他最后的命运会很悲惨,于是凯撒渡河,创造了历史。
有时候不要标准或许会有更好的答案,回到我们平常的生活,比如:孩子得到了一个新玩具,父母先别急着告诉孩子怎么玩,就让孩子自己去“瞎”玩,或许孩子发明了新的玩法;自己学一门技术,先别急着看标准教程,希望能一步成功,而是先自己折腾,或许我们会有新的发现;出去旅游,先别忙着看攻略,而是为自己的旅游多留一些灵活的时间,留一些不确定性,或许会看到新大陆。
遵循标准答案,追随历史;打破标准答案,创造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