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人。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
霍光最初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武帝临终时,授霍光大将军、大司马,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同受遗诏,辅佐幼主。

01、得哥哥帮助,仕途顺利
霍光的父亲名叫霍仲孺,公元前141年,以县中小吏身份被派到平阳侯家服役。
霍仲孺和平阳侯府中侍女卫媪之女卫少儿私通生下一子霍去病。霍仲孺后返家,另娶妻子,生下霍光,和卫少儿不再来往。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被拜为骠骑将军,在出击匈奴的途中,被河东太守出迎至平阳侯国的传舍,并派人请来霍仲孺与其父子相见。
霍去病替霍仲孺大量购买田地房屋和奴婢后离去。

霍去病此次出征凯旋时,再次拜访霍仲孺,并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
霍光当时年仅十多岁,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曹官、侍中等。

02、小心谨慎、处事得当,得汉武帝信任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
汉武帝为了纪念霍去病,对霍光比原来更加重视,甚至在处理政务时都要将霍光待在身边,悉心栽培。

霍光也不负汉武帝重望,认真学习处理政务的手段和技巧,为以后辅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对于东宫太子的态度上,霍光作为汉武帝的近臣,从来不会轻易站队。
作为卫氏一族的人,霍光与卫太子刘据从来没有过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霍光明白汉武帝对于结党乱政的痛恨,所以他一直都站在皇帝身后,不会向任何一方结交关系。这就让汉武帝对于霍光更加放心。
霍光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武帝的信任。
03、汉武帝临终托孤,拜受顾命
公元前91年,卫戾太子被江充以巫蛊之祸逼死后,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

汉武帝仔细观察后,认为只有霍光能够担负托孤重任。
一次,武帝令黄门画工绘《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暗示他准备辅政。

公元前88年,霍光同上官桀、金日磾共同挫败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重合侯莽通的叛乱阴谋。
公元前87年春,武帝巡游五柞宫,病情加重,霍光流涕问道:“如果(陛下)不讳,该谁继承皇位?“
武帝说:“你不明白上次图画的意思吗?立少子(刘弗陵),你做周公的事。”

霍光叩首谦让给金日磾,金日磾称自己是外国人,不如霍光,武帝升授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
霍光和丞相田千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在武帝寝宫内床下拜受顾命,辅佐少主。

二月十四日,武帝驾崩,时年八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霍光开始辅佐汉昭帝。

04、听从建议,接纳宗室
汉昭帝即位当年,根据武帝遗令,肯定了霍光等人“捕斩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他为博陆侯。

当时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在宫中随侍,扬言说:“先帝驾崩时,我常在左右,哪有遗诏加封三个人的事?那几个家伙彼此抬高自己罢了。”
霍光得知,严责王莽,王莽被迫将王忽毒死,有人劝霍光说:“将军没有看到当初吕氏家族覆亡的教训吗?

吕氏身处伊尹、周公的地位,主持朝政,专擅大权,却疏远宗室,不与他失去了天下人的信任,最后终于灭亡。
如今将军身居高位,皇上年幼,应当纳用宗室,并多与大臣共商政事,这样,便可以免除祸患。”

霍光深表赞同,于是任命楚王刘交之孙刘辟强为光禄大夫兼长乐宫卫尉,宗室刘长乐为光禄大夫。
05、辅佐昭帝,结怨权贵
霍光为人稳重少言,从容谨慎,身高七尺三寸,面色白皙,眉目清秀,胡须美观。
他秉性端正,每次进出宫廷和下殿出门时,停步和行进的地方都有一定的位置,郎官和仆射暗中记下查看,不差分毫。

昭帝即位后,政令都由霍光发布,天下人都盼望其一展风采,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霍光不负众望积极推行利民政策。公元前86年闰九月,派前廷尉王平等5人持节巡察各郡、国,推荐贤良之士,查问民间疾苦。

公元前85三月,派人贷给贫农种子和口粮,八月更免除赋税,并不再追讨春季的借贷。
公元前83七月,因许多地方连年歉收,下诏停止百姓的养马和献马,让百姓一心务农,安居乐业。

当然,最重要的政策,还是前81年二月开始的盐铁之议。
武帝时代,为了充实国库,支撑对外战争,确定了盐、铁官营和酒的专卖政策,主持人是财政专家、搜粟都尉桑弘羊。

这一政策虽然使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国库,同时也使得百姓致富无门,破产有方,引起各方面的强烈不满。
霍光召集各地荐举的贤良文学之士,商讨政令得失,指出因盐铁官营和酒的专卖,相关律令繁苛,百姓都难以自保,怨声载道。

他们主张:“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示以节俭。”
支持这些贤良文学意见的,除了霍光以外,还有武帝晚年恢复农业生产的大功臣、丞相田千秋等人。
反对废除盐、铁等官营的,却只有御史大夫桑弘羊一个。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霍光终于排除万难,于当年七月废除了酒的专卖,并且撤置关内地区的铁官。

这件事情,使桑弘羊恨透了霍光,其实恼恨霍光的并非仅仅桑弘羊一个,还包括他的儿女亲家、左将军上官桀。
06、遭受诬陷,昭帝护佑
霍光的长女,嫁给上官桀之子骠骑将军上官安为妻,两家关系原本还算不错。
上官安和霍氏生下一女,上官桀请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牵线,送入后宫做了婕妤,数月后更册立为皇后。

这段娃娃亲使得上官父子颇为感激公主,想要撮合公主和她的情人丁外人之间的婚事。
按照西汉惯例,公主必须下嫁列侯,因此上官父子就向霍光请求,封丁外人为列侯,遭到拒绝。

又请求任命丁外人为光禄大夫,也被不讲私情的霍光一口回绝了。
从此盖长公主深恨霍光,上官父子也感觉丢了脸,开始和霍光生分起来。
加上燕王刘旦比昭帝年长而不得立为皇帝,心怀怨恨,桑弘羊在盐、铁问题上受到挫败,也都对霍光不满。

作为后父的上官安被拜为骠骑将军,封桑乐侯。霍光每次休假出宫,上官桀就入宫代替他处理政事。
上官桀父子联合盖长公主、刘旦以及桑弘羊共同结成反对霍光的同盟,假托刘旦名义,趁霍光休假的时候向汉昭帝上书诬陷说:

“霍光把郎官和羽林军都集中起来操练,道上戒严,太官先到目的地安排。”
又说:“苏武从前出使匈奴,被拘留二十年而不降,回朝后才当上典属国。
大将军府中的长史杨敞无功,却当了搜粟都尉。霍光又擅自选拔增加自己幕府的校尉。
霍光如此专权放纵,臣怀疑他有图谋不轨之心。臣愿意归还符节玺印,回京入宫侍卫,提防奸臣的意外之变。”

他们准备等到霍光休假出宫之日奏上此章。上官桀打算从宫禁中把奏书交给有司,由桑弘羊与群臣一同胁迫昭帝罢黜霍光。
但年仅十四岁的昭帝看到奏疏后,不肯将其交给有司。

第二天,霍光听说此事,停留在画室,不敢进殿,昭帝询问道:“大将军在哪里?”
上官桀回答:“因为燕王揭发了他的罪行,所以不敢进来。”昭帝下诏召霍光进殿,霍光摘掉帽子叩头告罪。

皇上说:“你戴上帽子。朕知道这封奏书是假的。你没有罪。”霍光说:“陛下从哪里知道的呢?”
昭帝说:“你去广明练兵是近日的事,选拔校尉以来没有十天,燕王怎么能够知道呢?再说你要干坏事,也不需要增加校尉。”

尚书及昭帝身边的亲随听到昭帝这么说,都大感震惊。上书的人知道后,果然逃跑了,有司追捕很急。
上官桀等人惊恐不已,对昭帝说小事不值得深究,昭帝不听。
上官桀等人再次进谗言诬陷,昭帝发怒说:“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敢有毁谤他的就依法治罪。”

07、扫除政敌,威服四夷
从此,上官桀等不敢再说什么,转而策划让盖长公主设酒席宴请霍光,然后埋伏士兵击杀他,趁便废去昭帝,迎立刘旦为天子。
但计划泄漏,霍光族灭上官桀父子、桑弘羊、丁外人,鄂邑长公主和燕王刘旦自杀。
在扫除政敌后,作为上官皇后的外祖父,霍光“威震海内”,成为朝政实际上的决策者。
昭帝加冠礼后,仍委政于霍光,使十三年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08、废刘贺,立刘病已为汉宣帝
公元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于同年六月即位。
刘贺在进京途中派人掠取民间女子、财产,并让其属吏、家人都穿上刺史的官服,封官进爵。

他在宫中胡作非为,沉迷声色犬马,而且疏远老臣,提拔自己的官属。
霍光为此忧闷不已,向大司农田延年问计,田延年举出伊尹废太甲的先例,建议霍光废帝。

霍光于是暗中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策划商议,然后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在朝的二千石官员、大夫、博士等在未央宫共同商讨此事。
会上,田延年持剑力陈废帝的缘由,群臣都叩头,说:“天下安危都在于大将军,我们将听从您的命令。”

霍光就与群臣一起去见上官太后,将刘贺不宜为帝的情况一一向太后陈述。
上官太后来到未央宫承明殿,尚书令宣读群臣奏劾刘贺的奏疏,列举其成为皇帝二十七日以来的种种罪状。

读毕,太后同意废帝,霍光命令刘贺起身跪拜,接受诏令。
刘贺争辩道:“听说天子只要有七个诤谏之臣,即使无道也不会丧失天下。”

霍光说:“皇太后下诏废除,你还算什么天子?”于是走近,抓住刘贺的手,解下他的玺绶,将刘贺送回昌邑王府,后遣回封国。
霍光又以昌邑王群臣没有尽到辅导责任、“陷王于恶”为由,诛杀了两百多人。
刘贺被废后,霍光同群臣商议,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继承帝位,这就是汉宣帝。

09、位极人臣,权倾朝野
宣帝即位后,仍由霍光辅政,公元前73年正月,霍光提出归政。
宣帝谦让不接受,于是朝廷事务的决策仍先经过霍光过问再禀报天子。

宣帝根据霍光的“定策”之功,下诏把河北、东武阳的一万七千户加封给他,使其所享食邑达二万户。
自昭帝时起,霍光的儿子霍禹与侄孙霍云均被任命为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是奉车都尉,侍奉宫中,率领胡、越归附的军队。
霍光的两个女婿都是东西两宫卫尉。霍光兄弟辈的女婿、外孙都能奉朝请,并担任各官署的大夫、骑都尉、给事中。

霍氏亲党与子弟在朝廷占据要职,根深蒂固。霍光每次朝见,宣帝都表现出虚心请教的样子,神态严肃,对他极其礼敬、谦让他。

宣帝对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内心十分忌惮,与之同车时“若有芒刺在背”。
10、霍光继室害死许皇后,霍成君成为皇后
宣帝即位后,没有依照群臣提议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而是委婉的以寻故剑的名义,表示要立自己的元配妻子许平君为皇后。

霍光没有反对,但以许皇后父亲许广汉受过宫刑的缘故,反对宣帝依照惯例封后父为列侯。

霍光的继室霍显对女儿霍成君没有成为皇后不满,趁许皇后生产的机会买通医生淳于衍,在公元前71年毒死了许皇后。

许皇后死后,为她诊治的医生都被逮捕追究责任,淳于衍因“侍疾亡状不道”,被下狱受审。
霍显十分害怕,就将详情告诉霍光,并对霍光说:“事情已经到了这等地步,就不要让法吏拷问淳于衍了。”

霍光不胜惊愕,默然不应,开始时想要主动向宣帝交待此事,揭发霍显。
但碍于夫妻情分不忍,其后仍奏明宣帝,签署对淳于衍免予问罪之令。

许皇后死后,霍成君在公元前70年三月顺利成为皇后。

11、霍光去世,身后哀荣
公元前68年春,霍光病重,宣帝亲自到他府中探望病情,为之涕泣。
霍光上书谢恩,请分自己的封邑三千户给霍山,以继承其兄长霍去病的香火。

宣帝将此事下发有司,当天就拜霍禹为右将军。公元前68年4月21日,霍光去世。

霍光死后,宣帝与上官太后一同到场治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理丧事,朝中二千石官员在墓地临时设立机构。
宣帝将霍光与汉初开国功臣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礼仪下葬,允许其陪葬于茂陵。

在霍光的葬礼上,有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葬具,以缊辌车、黄屋送葬,调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的军士列阵护送。

宣帝又征调三河服役的士卒掘墓修坟,在墓地修建祠堂,设置园邑,由三百户人看守,还设置专门的长史、丞掾。
12、许皇后被害真相暴露,霍氏家族被灭
霍光死后,宣帝得知了许皇后遇害的真相,于是一步步削弱了霍光之子霍禹及霍氏一党范明友等人的兵权。
以自己亲信的外家许氏、史氏子弟代替,奢靡骄纵的霍氏家族因此惴惴不安,逐渐生出谋反意图。
公元前66年七月,霍家谋反的密谋败露,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

至此,霍显及儿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赏因告发谋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杀或者自杀。
霍成君也被废处昭台宫,十二年后自杀,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

13、霍家族灭,霍光依旧陪葬茂陵
霍光前后秉政二十年,遵循武帝法度,在武帝末年积弊之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轻徭薄赋,使得汉朝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
对外也缓和了同匈奴的关系,恢复和亲政策。这段时期被后世称为昭宣中兴。

公元前51年,汉宣帝接受南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列霍光为第一。
因其死后家族谋反,满门抄斩,故不名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