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延已的另一首《蝶恋花》也值一读一一这里不光是愁,更是怨了。
蝶恋花
冯延已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①春将暮。百草千花②寒食③路,香车④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⑤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注释:
①不道:不觉。
②百草千花:词意双关,即指寒食时节的实景,也暗喻花街柳巷之女,白居易《赠长安妓女阿软》:”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
③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
④香车:指情郎的马车。
⑤陌上:本指田间的小路,这里泛指路。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深居闺中的女子对乐游忘归的丈夫的怨恨与不舍。
接前,再补充两位名家点评
刘融斋在《艺概》中言:“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评道:“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正中,淡妆也。”

看看这种点评,大概也知道冯正中是谁了…若不作逐句品评,试着把它翻译成现代诗,大概会很有意思一一
我那如天上行云般
来去的爱人呀,
你飘游到了哪里去了
竟忘了归来?
你没想到春天即将过去。
一年一度的寒食节
又到了吗?
游人双双
你走在那最容易
让你沾惹的
百草千花的踏青路上…
你把香车宝马
系在谁家的树上了?
剩下我一人
多么孤独!
噙着泪眼
倚凭在高楼上,
对天上双飞的燕子
我喃喃自语:
燕子呀燕子,
你来自何处?
在飞来的路上,
可曾遇见我的爱人没有?
春愁如到处乱飞的柳絮,
撩得我心乱动;
即使在幽幽梦中,
也无法寻找到
我的爱人
你在何处?

是的,这的确是一首闺怨词,生动地表达了她对爱人的思念和痴情,全词塑造一个情怨交织内心的闺中思妇形象,语言清丽婉约,悱恻动人。
而我想说的是:自古及今,这样的“男女之间”,怎么竟“从来如此”?《诗经-卫风 - 氓》:中就有这种经典的“段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再看这首词,或者竟直接看身边人和眼前事一一这五代词简直就是一首现代人写的现代诗!我曾问过一些人:为什么“古来如此,现在也如此”?回答是五花八门,各得其理:有人说天性使然,有人说社会使然;有说文化传统之故,有人说男权社会必然。有人说女人天生没事找事;有人说男人天生花花心肠。倒是女性们又生愤愤,说:必须要平衡一一这似乎已超出题外,却又在题中…为什么“自古亦然”?真的自古亦然么?
您怎么看?

2019.3.14.己亥二月初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