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都上海工作日7:00到10:00期间通向市中心方向的早高峰地铁,是需要用生命去认真对待的,没有一定的勇气、策略、机警和灵活性,要么傻等N辆车干巴巴地迟到,要么只能逼迫自己放弃每天那点宝贵的懒觉,赶在7:00之前出征。
-1-
其实相比于绝大多数同胞,我还算是绝顶幸运的一名上班族。生活在魔都5年多,只有研二断断续续的实习期和过去这一年真正经历过早高峰地铁战。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嘉定,属于郊区,每天的地铁线路是和大部队相反的,所以那时候看着对面开往市区的车厢门口总是排着很长的队伍,而自己这边还有空座时,总是很邪恶地窃喜。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多之后我放弃了上班体验绝顶舒适的嘉定大乡村,找了份浦东新区的工作,于是我也悲催地成为了当年我看笑话的“对面车厢”中的一员。
一开始,极度不适应。因为一方面你前面排着好几个人,一方面缓缓停下的车厢里,全是满的,而且这一站,根本没人下车!地铁菜鸟此时此刻很懵逼:“这情况,怎么玩?!难道今天要迟到了?”
然后你忽然感到两个硕大的人影从你的身边迅速飘过,下一刻他们已经站到了车厢最外围仅有的一点缝隙里,一半身子都露在门沿之外,一个金鸡独立状,一个背对着车门挺胸提臀状,当地铁关门信号“滴滴滴”地响起后,他们顺势往里面的人群中使了把劲儿 —— 门居然正好擦过他们的后背,合上了!
目瞪口呆,好厉害!
-2-
每天诸如此类的挤地铁绝技都在不断上演,我的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从“菜鸟”进阶成为了“新手”:不再被车厢满员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对于每一辆停下来的车,都坚信“空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真理,就算拼了老命也要在保证不迟到的8点35分之前上车。要做到这一点,硕大的书包是不能再背了,于是我基本上班都只挎一个轻便的小包,然后尽量穿薄一点的外套......
但是蜷缩进车厢只是挤地铁的第一步,想要从新手进阶成老手,在那人挤人肉贴肉的车厢里如何心态平和地打响拉锯战,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首先,我很快总结出了一条铁性规律:无论你上地铁的时候位于下图所示A区域的哪个位置,你都必须拼命挪到B区域,且必须面对座位站着,才算安全。
如果一开始实在无法跨越层层人海抵达B区,那么,要么换乘站开门时乖乖下车,让后面的乘客涌下车,然后迅速进车厢;要么找根柱子抱着,示意后面的乘客把你当成柱子,从你的身边绕过。
否则,你很可能落得像我曾经一样的下场:
-3-
地铁车厢内部是早晨的主战场,千万不要开小差,也不要沉迷于手机屏幕不关心身边有多拥挤,你必须时刻和周围的人互动互动,才能避免一身狼狈。
当你挤上本来已经很挤的车厢时,要和被你推了一把略不开心、侧目而视的身边乘客说声:“不好意思啊,大家上班都不容易,见谅见谅。”
被困在车厢A区域的最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时,要灵活地问问周边的人:“你下一站下吧?下的话我和你换换。”
如果你发现身后或者周围全站的男人,那么一定要警惕再警惕,车厢咸猪手的案例并不少见,必须要尽可能地和他们保持间隙,哪怕踮起脚,并用包挡住屁股,用双手护住胸——因为哪怕是不小心地被别人碰到,也会让你难受一整天...
胜利抵达B区域的时候,一定记住要面对座位站,并适当观察观察坐着的乘客的举动,警惕地觉察到他或她下一站是不是要下车,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挪过去,接替那个座位。
当你能在早高峰的地铁上成功落座的时候,脑海中的《小夜曲》会瞬间响起,从此时此刻开始,周遭再混乱再拥挤再不堪,也与你无关了。
终于,可以闭上眼睛,休息片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