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心理想法
为什么计划不是你想完成就能完成?- 掌控者的不解和沉浸者的无奈

为什么计划不是你想完成就能完成?- 掌控者的不解和沉浸者的无奈

作者: 安哲_84How | 来源:发表于2017-02-14 09:12 被阅读136次

(这是“沉浸者&掌控者”系列文章中的第2篇)

在上一篇系列文章《拖延不是你的错》(点击可查看原文)里,我们接触了沉浸者(Perceiver)和掌控者(Judger)这两个概念,也明白了这两类人群在本质上的区别:

沉浸者沉浸于时间(因事件变化而修改计划),掌控者掌控着时间(为完成计划而调整事件)。沉浸者是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掌控者是改变外部环境来满足自己需要

他们这些不同的本质,与其说是生活习惯,倒不如说是两种不同性格的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理解这两种行为模式的差异,可以很好地帮助那些开始质疑自己能力并期望拥有掌控者般效率的沉浸者,更好地选择和判断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或者,可以做哪些调整来顺应自己的特质,以便自己更好地执行。

行为模式

通常情况下,典型沉浸者和掌控者的行为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要撬动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当传统教育将掌控者的行为模式树立为榜样时,要掌控者去理解沉浸者的行为模式是很难的。

他们常常会恨铁不成钢地说,哎,这种只要足够重视就能做到的事,为什么就做不到呢?你不就是懒吗?不就是没养成好习惯吗?不就是不够努力不够有决心吗?

可他们不明白的是,那些在他们看来无法接受的行为,在沉浸者看来是多么的理所当然。

比如旅行中可以因为心情好,或者被当地某个小咖啡馆吸引,或者仅仅是觉得今天不太想动,就将早已计划好的行程抛诸脑后,在原本只安排了1小时行程的地方待上一整天。

再比如,他们自己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正准备洗衣服,刚把衣服塞进洗衣机里就想起还没浇花,于是就转身跑去浇花,然后又在阳台优哉游哉地看了半小时新冒芽的植物,然后进屋洗碗去了,完全把洗衣机里待洗的衣服忘到九霄云外。

这些行为发生得如此自然,以至于完全不需经过大脑思考,纯粹就是习惯性的行为模式。而掌控者就完全无法理解:你怎么就不能在塞完衣服以后,顺便把洗衣液倒好电源打开,等衣服开始洗了再去浇花?这花不了你1分钟时间怎么就做不到?你要养成习惯!你要按计划做事!

同样的,当沉浸者罗列了任务ABC,就像洗衣服一样,在任务A尚未完成之时,有任何让沉浸者分心的想法冒出来,沉浸者可能完全抛开计划,把任务A晾在一边,去做另一件事了;等回头再想起来时,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只好不断地修改计划,还自我安慰计划赶不上变化。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景,是因为“完成一件事”对掌控者而言是本性,是刚需。一件事没做完,他会觉得如鲠在喉如芒在背,非常难受。然而对沉浸者而言,哪怕一天只有一个任务,若非客观上很紧急,他也可能无法完成,因为期间可分心的事情太多,随随便便就被带跑了。“完成一件事”对他而言,并非本性和刚需,因为他们真的觉得无所谓。

不幸的是,很多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的方法,是掌控者们根据自身经验琢磨出来的(因为典型的沉浸者们根本不在乎也觉得没必要进行什么时间管理啊,摊手...┑( ̄_ ̄)┍)。而那些方法之所以有效,往往是建立在所定的计划默认会被完成的基础上

所以对于越偏掌控者性格的人,掌握并执行这些时间管理方法就越简单,因为掌控者的行为模式就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要列出每日计划并执行,对掌控者而言是再自然而然不过的事情。他们的问题往往不在于执行,而在于如何列有效的计划 – 想做的事情太多太杂,要怎么安排一 天,一周,一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把任务都穿插进去,并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劳逸结合。

而当沉浸者们试图践行这样的时间管理方法的时候,越是偏沉浸者性格的人,就会发现自己越无能为力。因为,哪怕已经想得好好的安排得好好的计划,也会因一些莫名其妙的琐事跑偏。若再加上没有外力或者客观条件的约束,那完成就更无从谈起了。

性格偏向

也许细心的你会发现,我们从上面几段开始,不再单纯地使用“沉浸者”和“掌控者”的称谓,而加入了“偏沉浸者性格的人”和“偏掌控者性格的人”这样的说法。是的,完完全全典型的沉浸者或者掌控者占人口比例并不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某种性格的一部分特质。

如果你去做一套严格且完整的MBTI试题(完整版是93道题),会发现它会对你的4个大组8个小分组(每个大组中的2个小分组的性格是互相冲突的,比如内向和外向)的人格特质都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评分。

而你也会发现,哪怕是互相冲突的两种性格,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共存着,在一个大组内出现一种性格为0另一种性格满分的人数并不多。可惜很多网上能搜到的问卷都没有给出小组分数,而是直接给出大组结果

比如测试结果会直接告诉你是知觉型Perceiving(对应“沉浸者”)或是判断型Judging(对应“掌控者”),但不会告知你的知觉(Perceiving)和判断(Judging)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这种测试结果的缺点是,你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是更偏向哪一类型多一些,偏向多少,进而也就无从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大程度的改变

因为理论上,任何一个大组中,两个小组的分数差距超过8分基本就定型了,可小范围内波动,只是变化不会太显著;但若差距在8分以内,是可以改变的,甚至在刻意练习和专业咨询师的指导下,有机会把自己训练成具有另一个性格特质的人。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弹性:当遇到需要爆发执行力的场合时,你就能执行力爆棚将事情分分钟搞定;在需要慢下来享受当下的时候,你又能摆脱焦虑放松享受时间的流逝(是的,典型掌控者最大的烦恼之一就是时常处于极度焦虑的状态,因为他们不但需要掌控自己,还需要掌控他人左右环境来符合自己的安排;一旦有失控因素存在,就会产生焦虑)。

最重要的是,回到本文的初心,你会知道,你若还是为完不成计划而苦恼,你的性格因素占据了多大比例,然后根据这个比例,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的方法或者对他人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做哪些相应的调整,以便更适合自己

因此,大家尽量在网上搜可以给出分组分数的完整问卷吧。为了避免广告之嫌,就不多言了。若不确定搜到的免费或者付费问卷做出来是否是分组分数,可以把做完的结果截图简信我。

塑造自己

我们的性格特质,或者说,性格偏向,决定了在我们订下计划的那一刻,会严格遵守的概率有多大。

当你清楚了自己的性格偏向之后,我们在下一篇文章里就要继续介绍,如何结合自己的性格偏向,来调整自己的认知,选择合适的方法,把“完成一件事”变成自己的本性和刚需,把屡订又完不成的计划落到实处,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计划不是你想完成就能完成?- 掌控者的不解和沉浸者的无奈

    (这是“沉浸者&掌控者”系列文章中的第2篇) 在上一篇系列文章《拖延不是你的错》(点击可查看原文)里,我们接触了沉...

  • 如何用写作突破职场瓶颈

    如果你想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完成从被动者到主动者的转变。这已经不是仅仅靠努力工作就能轻易获得机会的时代了。你必须通过...

  • 按计划就能完成

    今天比较开心的是我按计划完成了一些事。本来肚子疼晚上难安睡,早上晚起。 吃完饭后就换了个床位。有个室友搬走了,...

  • 如何拥有说到做到的执行力?-沉浸者的呐喊

    (这是“沉浸者&掌控者”系列文章中的第3篇) ●●● 在上一篇文章里(点击蓝字即可阅读该文章),我们介绍了沉浸者(...

  • 阶段三进展路径

    阶段三协助来访者发展完成目标的策略和计划。界定出来访者必须采取的行动以将完成目标转化为问题管理的成就。解答我如何达...

  • 2020-03-22-精进

    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 上周计划完成情况: 总结: 本周计划基本完成,除了有一项是95%,比上周好 本周改进了时...

  • 【1129读书感悟】3276-Echo

    书籍:《野蛮进化》 作者:蒂姆·S.格罗弗、莎莉·莱塞·温克 金句: 被动者依赖别人评价自己是否成功,掌控者完成的...

  • 晚间复盘【Day 13】

    2019.08.21 星期三 名言:做一个有意识的生活者,而不是一个无意识的消费者。 计划: (已完成)1――早...

  • 《终身成长》阅读记(九)

    颜者20190730 正文字数:375 【Catch】 思维模式的转变不是采取一点建议就能完成的,而是意味着用全新...

  • 心得分享:04管理者角色

    1. 管理者的定义: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 既然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 那么管理者应该干好四件事:计划、组织、协调和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计划不是你想完成就能完成?- 掌控者的不解和沉浸者的无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kt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