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胆子很小,几年前考了驾照,因为刚上路那阵坐在副驾的老公总是指手画脚,批评我车技不佳,每次上班前都闹得很不愉快,我干脆“挥刀自宫”,再也不开车了。所以到现在我出行都是公交或滴滴,很多时间都是在站台的等待中消耗的,虽然有些枯燥,但也免却了成为“女司机”的烦忧。
昨天放学后,和儿子一起坐在站台上等公交,一辆19路晃晃悠悠地停在站台上,很快一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迅速奔来,他站在车前,却不急着上车,对司机念叨:“后面还有个小孩要上车。”说罢就一直守在车前,司机也就停在那儿耐心等待。中学生的母亲在他身后跑得气喘吁吁,着急地喊:“我们不坐这辆车。”没过多久,一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也冲过来,欢天喜地地挤上了车。中学生这才安心地离开了公交车,对他母亲说:“这个小孩要上车,他跑太慢了,错过又要等好久。”母亲听了笑得直不起腰:‘“原来你是帮他赶车,还跑成这样,我还以为你看错车了,哈哈……”前仰后合的笑声里皆是欣慰与赞赏。
晚上老公回家,兴致勃勃地将腾讯会员新上的电影《烈火英雄》投到电视机上,非要我和儿子陪他一起看。我刚开始并不感兴趣,躲在卧室里给手机充电,刷微博,后来还是被父子俩夸张的惊叹声吸引了过去。其中的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谭卓饰演的母亲与儿子在逃亡赶地铁的途中,被拥挤的人群冲散,母亲被人群裹挟着上了地铁,儿子却被落在了车厢外。任谭卓拼命拍打玻璃门,呼喊着儿子,地铁还是无情地开走了。那刻,我听到身边三岁儿子的呼吸声越来越急促,发出了“吭吭吭”的喘气声,仿佛要来不及呼吸了。我赶紧握住他攥得紧紧的小手,安慰他:“宝宝,别害怕,妈妈会找到她的儿子的,她们不会分开的。”小家伙的脸蛋涨得红红的,显然被这母子分离的场景吓到了。我问他:“你是不是特别害怕哥哥和他妈妈分开啊?”他点点头,几乎要落下泪来。我被他这强烈的代入感逗笑了,忍不住笑出声来,一旁的老公又把我臭骂了一顿:“他这么认真,你为什么总笑呢?”唉,这笑声里皆是欣慰与赞赏,直男如何能懂?
我也有几次害怕错过高铁而拼命奔跑的经历。参加工作后的寒暑假,我基本都要回苏州陪母亲,快上班时再返回昆山。为了省钱,每次去搭高铁前,都从家里坐公交车去火车站。原以为扣掉公交车程,再预留半小时的时间总是宽裕了,谁知坐公交车常常会遇到堵车延误的情况。广播里已经传出我的高铁检票进站的声音了,我赶紧在终点站跳下车,一路狂奔,绕过曲折的围栏,查验身份证、过安检,重重排队,一路焦急,一路喘气,总算最后赶上了高铁。坐在座位上还惊魂未定,给当时还是男朋友的直男发消息说上车了,还好跑得快。直男又骂我笨,为何不打车?唉,何不食肉糜?直男如何能懂?
儿子总是问我,为什么我们一直要等车,而不是车等我们呢?我每次都敷衍他:“因为坐公交就是人等车,如果打滴滴的话,车子就会等我们。”儿子一再追问,我只能回答:“因为坐滴滴贵,坐公交便宜,便宜的总归差点儿。”这个解释儿子大概也是不能理解的,价格与服务的等价关系对他来说太复杂了,普通人只能用时间换取相对低廉的服务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