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吾乡是何处刺猬X简书 | 2019“还乡手记”EPOCH非虚构故事大赛
#2019还乡手记#岁月不饶人,我们又何曾饶过岁月?

#2019还乡手记#岁月不饶人,我们又何曾饶过岁月?

作者: 向上喵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13:22 被阅读5次

2019年1月16号,这天是我回家的日子。和往年一样,我拖着行李箱,提前到火车站候车。

到这个时候,总会碰到在外务工人员返乡,我和很多拎着大包小包的人一起走在路上,竟发现自己有些格格不入。是呀,我一个在外拿着生活费求学的学生,对这些常年奔波在外为生活而打拼的人,总是会心怀敬佩。

他们的包里,或许有工地上用过的铁质饭盒,或许有专门给家里小孩买的玩具,也可能是一两件给家里老父母的新衣服,每一个包,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回家过年,总是心情愉快的。我也不例外,在车上,我拍了照,发了朋友圈,很多东西总是要与身边、或者是远方的人分享。

3个小时后,我到了县城的火车站。

父亲告诉我,今天他会接我。

                                                  父亲的新车

今年1月份,父亲买了新车。父亲从来都很喜欢车,在学了驾照的一年半后,终于买下来一辆SUV,在农村来说,这算的上奢侈。今年,父亲50岁。

我和父亲刚刚洗好的车

我们家如同当地很多普普通通农村家庭一样,靠着种植烟草维持一年的生计,种植业与天时的关系是很大的,16年一场冰雹,将家里十几亩地的烟树全部损坏,导致一年颗粒无收。前年暑假的一天夜里,我爸说,要是去年没受灾的话,今年就能买车了。我点点头,父亲确实应该买一辆小汽车,他的摩托车还是05年在一个朋友那里买的,今年刚好13个年头,这13年里,我长大了,父亲也老了。后来等我足够高的时候,可以骑着父亲的摩托车到处跑,在冬天,父亲一定是要求我配戴护膝的,因为那样能够保护膝盖。我不信,也许是年轻的原因,我从未感受到寒风对膝盖的刺激,所以那时并不听父亲的话。有一次无意间看到父亲在膝盖上擦红花油,反复询问后父亲才告诉我因为常年骑车,膝盖已经受了风寒,每到变天的时候,便疼得很。我这才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父亲是需要这辆车的。父亲第一次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就很支持,从选车到提车,我也很上心,因为在预算内如何选一辆性价比高的车,是我们一家人的需要考虑的事情。一边是买车的喜悦,一边是经济上的窘迫,每当家里因为钱的问题而恼火的时候,我都恨自己为什么还未毕业,当我步入工作后,或多或少,能为这个家分担一些,不至于让父亲那么累。我能够理解父亲心中的纠结:一方面买车要支出将近10万元,对我们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并不轻松;另一方面,父亲已经50岁,骑摩托车需要的反应力和敏捷度,对于他来讲,已经一年不如一年,摩托车毕竟是高危交通工具,何况我们这里的路况并不好。虽然纠结,但是父亲手机上的汽车之家APP,每天都是要仔细研究一遍的。

年初,父亲发图来——车买回来了。

寒假里,车几乎成为我们全家的核心,父亲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看车,弯下腰看看底盘,或者踢一下轮胎有没有松动,而我自然而然被父亲安排了一个洗车工的角色——负责维护他最心爱的东西,我也很乐意。

一大早,父亲钻进车下面检查底盘

其实,如果在十年前,买车这种事情,在我们这种家庭,是不敢想的,一是经济上困难,而是观念上的守旧。记得父亲买第一辆摩托车的时候,5000多块钱还是赊账,分几年还清,那时候如果说要买小汽车,不要说别人,自己都觉得在做梦。二是我父母亲是经历过苦难的,在他们观念里,很长一段时间被“吃饱”这样一个概念所束缚,而私家车这种东西是属于享乐主义的范畴,观念上很难接受。这种观念其实在很多老人身上能够看出——明明自己有钱却不舍的用,宁愿整天吃苦,结果一直到去世都在受累。

最近几年,我明显能够感觉家乡的变化,有人在盖小洋楼,有人在买小汽车,有人收完农田后去大城市旅游……只要在变化,我就能够预想到家乡美好的明天。而今年春节,院子里父亲的小汽车,也是我家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像突然之间,而仔细想想,这种变化又好像潜移默化,从未停止。

                                                关于WiFi的故事

说起WiFi,在大城市的朋友肯定很熟悉,但是在农村,大多数人对其却很陌生。

我家安装WiFi步伐,是走在全村前面的。因为家在恩施的一个小山村里面,报装拉网线工程量很大,所以我为我们家选的是一种不需要网线就能上网的路由器,相当于办无线网卡套餐,这样就解决了全家的上网问题。

想当年,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智能手机,被其丰富多彩的功能吸引,回到家里讲给父亲听,记得父亲当时从手机套里拿出那种老式直板手机对我说:“手机耐用就行,能打电话,能发短信就可以了,不需要上网”。然而前天他在刷抖音的时候,我问他还记不记得当年说过的话,他表示从未说过。

通过网络,人们才能够快速地了解这个世界,以前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要想富”,除了修路,“通网”也很重要。这次回家,我发现这个世界的变化是如此之快,“山沟沟”里的叔叔伯伯们,都走进了信息时代,他们用农村淘宝买农机、买服装、买年货,用手机查天气预报……以前他们在下地之余,用看电视来放松,现在他们有着多样化的选择,自从回家以来,有时候父亲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比我还多,智能手机让他们在这个时代有了更多生活的选择。

也许,父亲这辈子不会去布达拉宫,但是我发现——他手机的高德地图上却有着详细的出行路线搜索痕迹。

                                                   我们一家人

爷爷奶奶去世得早,家中只有我们一家三口,我每年大部分时间不在家,所以家中大多时候只有父亲和母亲。

父亲和母亲是属于比较勤劳的那种,从来不想着要暴富,每天都是努力干活,一年的收入全靠下半年卖烟,倘若没有天灾人祸,还是比较稳定的。

父亲时常回忆,当年文革的时候,他们这辈人经受了后人无法体会的苦难,那个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会过上今天这种美好生活。几十年的变迁让父辈人感到惊喜,我从他们的故事中了解到他们,也了解到了我的家乡,一方山水,养一方人。

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是湖北恩施的一个小村庄。

我是村庄里为数不多在读大学的娃,这会儿,我正在连着家里的WiFi,烤着柴火,敲完这些文字。

我在家里的工作台 

家乡的变化,哪是一言两语说得清?她一直在变好,并不是天崩地裂的巨变,而是潜移默化地前行。岁月不饶人,我们却一直未曾饶过岁月。

快手短视频的链接:

回家之路http://www.gifshow.com/s/1dpfgo-S

父亲的新车http://www.gifshow.com/s/1dpfgo-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还乡手记#岁月不饶人,我们又何曾饶过岁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ym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