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学过的哪些知识,今天的生活还用得上?你的答案会是什么?从小学到现在,肯定有很有知识技能还是我们现在能用得上,但如果把所有的知识都纵观来看的看,学完就忘的知识也并不少,甚至很多知识我们学完,一辈子都不会再次想起。
有人喜欢调侃道:人生知识的巅峰就是高考那时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几乎是无所不能,而现在,让自己解方程估计都会一脸茫然,的确很奇怪,明明当时刻苦学习,很多知识都是顺手拈来,怎么到了现在就什么都不懂了呢?特别是现在很多家长需要辅导小孩作业,有的连小学作业辅导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是真的难度增加了吗?其实并不然,是我们曾经学过的知识遗忘了,我觉得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如果知识学了不用,那就很快遗忘,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例如英语,当初苦背单词与语法,现在张嘴还是哑巴英语,根本没法用英语正常交流,当初背诵的文言文与古诗,现在也是背得了前两句后面不就不知所云了,但这也并不是否定知识的用处,只是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选择对我们来说有生活价值的知识。生活价值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会运用或者需要用到的知识,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精力有所侧重来学习我们真正有用的知识。当然,其他很多知识也是一种熏陶,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学习,当学生怎么选择,这里就涉及到教师是否有这种能力,帮助学生挖掘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知识,并且帮助其有机会发展这类学习热情。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说可能具有生活价值,并尽量围绕这些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学生的个人爱好提供空间。
我们不是有什么教什么,有什么学什么,而是需要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在平时对教育进行构想时,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尝试设想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中有哪些对学生的生活有价值。这个问题真的很值得深究,现状是课标要求什么教什么,知识点是什么教什么,考什么教什么,能用上吗?这倒不在考虑范围内,这是本末倒置的。这也是一种视角问题,我们为什么而教,我们需要为未知而教,以“未来智慧”的视角看待教育,不能一直安于现状,社会在发展,学生也不断在发展,教师也需要成长,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由此来反映我们对将来可能发生什么事的推测,并且借此强调能够应对所发生事情的灵活知识。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需要我们不断去调整,不断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也需要终身学习,首先从自己的观念开始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