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制氧机厂,从微小简陋的起点上走来。
抗日战争时期,它是八路军的修械所,工具箱驼在毛驴的背上,打游击。
建国初期,名为农具厂。发展一小步,改为滏阳机械厂,厂址在柳林桥。产品是小农具,五轮水车,后来品种多了,曾为岳城水库生产羊角碾,铁路上的道轨木板,鱼尾缧丝,邯钢的风口大夸,供电局用的线杆、信号铁塔等等。
后来,在市委书记刘英的大力支持下,由抗日英雄,曾身中两弹的书记、厂长党长胜带领下,还有李春耕等老工程师、老技工等于1963年试制成功了小型制氧机,才有了这辉煌的厂名。
老厂在柳林桥,新址在庞村,职工上班要从柳林桥步行上下班,很是不方便,职工就在建厂的地上,砍去棉花秸、狼尾草,挖方坑半人深,培土半人高,架上横梁,盖上草和土,临时住人,半夜下雨,塌方压死一位工友。而后花6万元买了大时代戏院,职工睡在台上,看池子里,半夜鼾声如雷。
制氧机厂曾隶属中央一机部,省机械厅。七十年代,国家投资,大发展,连续三年招工:150人,300人,700人。形成了近3000人的大二企业。号称“八二三企业”:即同类型的企业,中央有80个,河北省20个,邯郸市3个。
厂区占地约16万平方米,大精稀有设备约600台,其中大立车、大镗床、大铣床、大刨床、大钻床、大磨床、八百吨水压机、卷板等十分完备。还有高级的检测系统。
不完全统计,生产中小型制氧机近千套,产品遍布全国,并出口亚洲、欧洲、非洲等几十个国家。
邯郸制氧机厂曾是我市利税千万元大户,为国家立过功,为我市增过光,现在它即将破产,但是其历史贡献,其一代又一代拚搏创业,顽强进取的邯氧精神,将永远写在邯郸的历史上,光耀千秋!
祝邯氧人怀着美好的记忆和奋斗精神,健康地生活,快乐地走向未来,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
82岁的邯氧老职工
2018年5月2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