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考拉产品观察设计学习PMbook
老书新读:那些延绵十五年的易用性设计原则

老书新读:那些延绵十五年的易用性设计原则

作者: 考拉产品观察 | 来源:发表于2015-03-29 08:52 被阅读151次

大概在15年前,也就是科技泡沫刚刚破灭的2000年,Steve Krug出版了如今被视为经典入门读物的《Don’t Make Me Think》。泡沫的破碎和大批网站的消失让这本书的出版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书稿中就有几个做为例子的网站在成书后消失了),但也正是泡沫中如春苗般冒出的网站给了作者丰富的案例和思考源泉。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的中文名被译作了《点石成金》,大概中文读者还是愿意看到金、银、成功这些字眼吧。

15年后的今天,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主战场从书中的网页变成了移动应用,但是隐藏在书籍背后“以用户为中心,追求信息传达效率”的设计思想应当是不变的。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易用性原则在今天的语境下分别意味着什么。

在回顾之前,我们先默念一下那个知名的关于用户的段子:“把互联网用户想象成一个智商非常低,脾气非常差,而且超级没有耐心,又非常非常小气不肯花一分钱的人就行了”。

书中首先用几章讲解了网页设计的几个大原则

  • 不要让我思考

这也同样是书名的来源。用户浏览网页的时候,唯一的动作就是点击点击点击,妄图让他们理解复杂的事情,往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移动App的设计中,用户的操作比之PC上网实际上更为复杂的。所以同样的,多考虑一下打开App首屏后,用户能搞清楚你的App吗。

  • 为每一页的设计一个非常清楚的分层结构

网页是无边界的(因为“链接”是无边界的),用户很容易搞不清楚自己在哪里。这时候设计师需要像商场地图一样,指出“您在这里”。在移动应用中,因为流量不再是无缝流动的,而是相对锁定在App中,用户更容易理解我在哪个App内。但是,移动屏幕更小,用于导航的空间有限,怎么设计清晰的App内信息结构也颇具有挑战性。

  • 善用“规范”

在网页时代,大家都把左上角的logo图片设为返回主页的链接。如果全行业都这么做,那么我们自己的产品标新立意,不在logo上放置链接,可能与用户的预期就有差异。要知道,用户头脑中每产生一个问号(“为什么这里点不了?我怎么回主页?”),对产品的信任就下降一分。在移动端,我们也有一些行业惯例,比如信息流中的下拉操作。顺着用户的习惯来,大概就是这条原则要讲的。之前我的公众号KLproduct中有一篇讨论电话图标为什么还是用听筒标志的文章,也是讲传统和习惯的力量。

  • 将页面清楚的分区

这主要是考虑信息传达效率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很多移动应用,往往问题出现在类似“发现”“更多”这样的Tab中。产品经理因为不知道这个功能放在哪里,就杂乱的堆在“发现”页卡,用户使用效率实际不高。

  • 可点击的东西要明显,不要让用户犹豫“这东西是链接吗”

还是刚才讲的,不要让用户头脑中产生问号。移动应用除了点击操作外,还要关注滑动、下拉等这样的手势操作是否简单易理解。

  • 减少干扰

每个页面目的要明确,不要让无关信息淹没了主题。在网页时代,那些不必要的文字都是可以去掉的,因为没有人看。

两大功能和一个工具

书中提到网页设计中最重要的两个功能模块即导航和主页,而帮助我们优化设计的工具即用户易用性测试。

导航的设计目标,应当是用户在任何时刻都能容易地知识这是什么网站、目前我在哪个section哪个page、这一页我可以干什么、在哪里搜索。

主页的设计目标,则是让用户能容易地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这个网站是搞啥的”;二是“我应该从哪开始点击”。

上面这些目标看似简单,但对于日积月累浸泡在自身产品中的产品经理而言,又是很容易忽视的。毕竟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太过熟悉,难以体会用户那种漫不经心、胡点乱点、搞不明白的状态。这个时候,最好地方式是尽早地进行用户易用性测试。这种测试甚至可以原型图阶段就开始,简单问问用户你觉得这个App页面是干什么的,我想让你在这个App上完成这个操作你觉得应该点哪里。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可以看到,虽然网页产品不再那么时髦,一些移动为先的产品甚至没有PC网页。但是仍然有些设计原则延绵不变。书后作者还推荐了几本相关读物,先把其中一些列出来,有空的时候再与大家分享: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

Why We Buy: The Science of Shopping

Source of Power: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The Practice of Creativity: A Manual for Dynamic Group Problem Solving

Defensive Design for the Web


考拉产品观察是我的个人观察博客,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原始链接及版权声明。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不妨点击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扫我扫我扫我

相关文章

  • 老书新读:那些延绵十五年的易用性设计原则

    大概在15年前,也就是科技泡沫刚刚破灭的2000年,Steve Krug出版了如今被视为经典入门读物的《Don’t...

  • 聊聊产品易用性设计之——如何提高易用性

    本文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提高易用性的方法,可为产品设计所借鉴。 一、Jakob Nielsen 提出的十大易用性原则...

  • UI设计的这些基本原则你必须知道

    UI设计的所有基本原则,都是建立在“易用性”的基础上。 那什么是“易用性”? 包括三个方面,按重要程度排列如下: ...

  • 老书新读

    这个学期我们一起读的指定书目是《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以前很早的时候我舅舅就给我推荐过。但是我自己当时读了一下,...

  • “老书”新读

    “老书”新读。 结束即是开始,看完了一本书,就要重新选择一本。 治愈“失眠”的或许只有读书,经历过刷手机视频,尤其...

  • 学会这两个原则,选出好书再也不难了

    我们应该读什么书?两个原则,一个是经典的书,一个是适合自己的书。 什么是经典的书呢?就是那些日久弥新,经过岁月的考...

  • 老书新读_读《茶经新读》有感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琪琪妈(来自豆瓣) 来源:古书新读----读《茶经新读》有感 品茗...

  • 游戏界面的情感化设计

    最近新读一本老书:诺曼教授的《情感化设计》,这本书已经绝版,幸好还在二手书店淘到了正版。 书表面还有若隐若现的水波...

  • UI设计四大原则你知道了吗?

    我们知道,在做设计的时候有很多原则和规范,我们所做的那些设计都是基于那些原则和规范来的,虽说设计要出彩靠的是创意和...

  • 设计-易读性、布局 -易用性 、规则-元素

    设计和布局 就是 书 内容和目录,而规则 就是记忆术里面的衍生桩子。设计-易读性、布局 -易用性 、规则-元素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书新读:那些延绵十五年的易用性设计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bn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