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午一上班,领导又催了:@**,两个单子下午要到期,抓紧时间办。
微信里赫然显着那几行字。
正忙于回复单子的晓婷心里一阵阴郁,把手机扔到了一旁,不去理会。
“催催催,昨天上午发的单子,下午就开始催,今天一上班又催,两个工作日完成,今天下午才到期,夺命连环call似的,有意思嘛。”
晓婷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姑娘,只要她负责的工作,都能够非常井然有序的完成。
前段时间休假,由于工作衔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某个单子出了差错,返工又重新改了一遍。
休假回来,领导晓以大义,将这件工作的重要性重申了一遍,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引起重视。
自此之后,每每来了新的单子,都要反复追着问,微信群里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句提醒,弄得晓婷很不痛快。
“这是不信任我啊,不信任自己弄啊。”最初,她还会在群里回复一句“好的,收到…”,慢慢的,频繁了,也觉得没有意思了,就不再理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任务。
其实,许多时候,许多工作任务,不是领导追的越紧,就越能够完成的更快、更好。相反,过多干预可能会激起员工的逆反心理,带来或明或暗的反抗。明明可以高效完成,明明可以一团和气,却因为彼此的不信任,搞的各怀心思,有了隔阂。
2
类似晓婷的际遇我也曾经遇到过,只是与她完全相反,我遇见的却是一个肯信任我,肯给予我主动权的领导。
那是工作中最快乐的几年。领导主外,负责各种沟通协调的事宜。我主内,作为领导的小助手,各种文字材料、宣传稿件、计划总结等,从不用领导费心,完成的杠杠的、好好的。
许多时候,领导突然想到了一个创新项目,把题目告诉我,我就会主动的去搜集各种资料,写出一份完善的工作方案,然后报给领导稍加修改,需要他去协调其它部门的他去协调,这个项目就展开了,工作亮点也就找到了。
领导说:我对你的工作放心,每次出的题儿,自己还没有个思路,只是一个模糊想法,你的方案总能出乎我的意料,超越我的想象。
我说:那得感谢领导的信任,因为信任,所以我就敢敞开了想;因为相信领导的沟通协调能力,所以我就敢大胆的规划…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别人把信任给予了你,你就不敢再去偷懒,就会把一切当成自己份内的事儿积极去完成,哪怕再苦再累、哪怕加班加点,那份责任感都不会消退。因为不想让给予你信任的人失望,不想令他难堪,所以只想发挥自己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把事情干好、干漂亮。
信任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最好的肯定。因为信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将会大有不同。因为信任,团队的工作效能也将会大幅提升。信任看似简单,开出的却是最美的花、最甜的果。
3
现实生活中,某些时候,一些领导总是不敢去相信自己的员工,一项工作反反复复的追着问、啰啰嗦嗦的教诲不停,就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当然,对工作认真无可厚非。但,频繁的追问、教诲,只能使负责这项工作的员工产生反感,激起逆反心理,工作效能下降,得不偿失。
也许,作为领导,某些时候,更应该学习的是去放手,去给予员工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那些认真努力的员工,给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这份信任势必会获得更大的回报。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信任很重要。领导对员工的信任,既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智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愉快的一起“玩耍”,有何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