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77·保持独立的考验(4)】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4月19日。
一、原文:
P213
大家忘记了他。有人打听:“他现在在哪儿?还活着吗?”“是呀,就是那个当初看起来挺有前途的柳比歇夫到哪儿去了?”“似乎在一个什么小地方执教。”潦倒外省的教授不在少数:他们有时候做了点事,后来就毫无作为地消失了,有时在谁也不看的地方刊物和论文集上发表些文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站住脚跟的……
不能认为这种情况没有让他感到丝毫痛苦。蛰居外省,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是一件危险而毫无指望的事。当代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昨天的明星,今天已难以回想起来了。这不同于文学,文学家可以不同别人竞争,慢慢地写,还可以写好了,束之高阁,备而不用。固然在科学领域也可以这么做,然而非常危险——一切很快就过时了。在17世纪,开普勒可以安慰自己说:“……我写书是为了给人读的,现在读还是将来读,不都一样吗?它可以等上几百年,要知道,连上帝也等了6000年才等到了理解他工作意义的人。”
二、我的阅读日志:
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文学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科学VS文学
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也就是说科学的发展迅速。而文学它可以自己去写,慢慢积累。这么看来柳翁当时选择坚持科学,的确有很大的风险,被埋没的风险。可他为什么要冒这么大风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