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评|自律到底有多难?《自律,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告诉你,不是那

书评|自律到底有多难?《自律,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告诉你,不是那

作者: 畅飞 | 来源:发表于2023-03-08 15:31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著名作家、演说家吉姆·罗恩曾经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律之苦’或‘悔恨之苦’这两种情绪中选择其一。”

有多少个夜晚,你刷手机、追剧到凌晨,然后对自己说,明天起一定早睡早起;有多少次,你的工作明明可以早早做好,你却硬等上司催促才完成……你想要更好的生活,懂得很多道理,也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有利,但就是管不住自己,怎么办?

《自律,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告诉我们,人的一切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作者根据人类大脑的运行规律,提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也不需要咬牙坚持、逼迫自己,面对人性当中诸多的懒散和不情愿,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人人都可以将自律内化为一个不那么痛苦、可以轻松养成并且收益倍增的习惯。

本书作者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心理学硕士,人类心理研究专家,专注研究脑科学与学习法已十多年。代表作有《思维模型》、《加速式,子弹学习法则》、《停止拖延的情绪行为动力学》、《最高自主学习法》等,多部作品荣登亚马逊年度畅销书。

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但更像一本实用类书籍。

(网图,侵删)

01.盲目跟风自律,苦不堪言

前些日子一朋友找我聊天诉苦。她早上5点起床,5:30到7点参加读书会晨间共读、社群运营直播;然后做早餐,送孩子上学,上班,上班间隙还要各种打卡,午饭后练字,晚上等家务忙完,孩子睡觉,都是10:30以后。她再坐下来忙自己的事:写作日更,短视频文案制作,普通话与演讲训练,理财课程实操……凌晨之前从来没有上过床。

关键是最近,人成天迷迷糊糊的,容易走神,还焦虑,工作效率大不如从前,领导不满意,爱人总抱怨,她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使尽了浑身解数,却不知道门在哪里,快奔溃了。

朋友之前是挺佛系的一个人,一段时间没见,怎么突然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再佛系下去,怕是回家陪孩子都遭嫌弃了”,她说。原来,身边的同事都参加了各种网络学习,成长飞快,她被卷了,就把同事们报的课,一股脑儿报了个遍。结果,一个月下来,不仅没有获得自己想象中的成长,工作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家庭生活一地鸡毛,自己更是精疲力竭,一脸无助。

自律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比如奥运冠军谷爱凌,对于训练,她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热爱滑雪。而不做任何评估,也不跟自己的内心对话,一味的跟风,为了自律而自律,其实是一种假自律,不仅自己痛苦,身边的亲人受累,大多数情况都会无果而终。

(网图,侵删)

02.与自己内心对话,找到真正的自律需求

青年作家卢思浩说,真正能让你走远的,都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人的天性追求快乐。无论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还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各种社交圈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大多数人都很容易选择当下自己熟悉的状态,对未来不太关心,不是混日子就是被日子混了。而一个自律的人,则会经常思考自己目前所作所为,将会给未来的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自律,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本书中,作者列出了四个问题:

“我是否真的想要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我正在做的是正确的事还是容易的事?”

“我所预期的回报是什么?”

“我现在头脑清醒吗?”

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你要经常地、反复地、不定期地问自己,还要观察、分析每次的回答,答案是不是一致。当然,前提是你要发自内心、实事求地回答。

有句谚语说,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深夜,沏上一杯茶,静静地与自己的内心做个对话,捋清楚自己的目标,你到底想要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达成目标的期限,需要怎样做,怎么一步步分解等等,写下来,然后,做好长期主义的思想准备,马上开始,哪怕每天只做一点点,比如一天看十页书,写50个字,走1000步等等,不要停,直至养成习惯。

比如现在的我,已经从岗位上退下来,面对50+的尴尬年龄,人生下一个半程该怎么过?因为自己喜欢读书,加上儿时的铅字梦想,正好赶上当下的新媒体时代,所以又拿起了笔,开始记录生活。

对于写作,我头脑里有着根深蒂固的概念,它是长期主义的事,也是正确的事。我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作家,而是记录生活中的各种小美好,给喜爱我文字的人,送去温暖和鼓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更容易坚持、更能长久。

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找到自己自律的内在动力,坚持去做。相关实验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养成平均需要66天。而习惯一旦养成并坚持的话,无形中会变成我们内在的自律,跟呼吸一样自然。

村上春树说,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

(网图,侵删)

03.刻意锻炼你的自律,乐在其中

自律是痛苦的,但自律是可以锻炼的。想要收获更加优秀的自己,请务必锻炼你的自律。

“一键激活”自己的自律因子。

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坦诚面对自己,认识激励的重要性,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激励因素。合适的激励因素包括物质激励,比如达成一个阶段的小目标后,奖励自己一块巧克力或者看场电影之类;但光靠物质激励很难长久,还必须有根植内心深处的进取心、自主权、工匠心和使命感,只有带着热爱和使命感上路,整个世界才会为你让道。

执行40%法则。

著名的40%法则告诉我们,当人们认为自己满负荷运转时,其实只发挥了40%的实力,只要相信自己,就可以继续释放另外60%的潜能,信心会成功帮助我们,突破自己设定的所谓极限。书中例举了美国海军精英部队海豹突击队的故事,他们不论男女,都具备极强的心理和生理韧性,不管执行什么任务,都能通过自我施压的方式,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想方设法攻坚克难,不辱使命,就是不折不扣执行了40%法则。

延迟满足,将好吃的放在最后。

50多年前,斯坦福大学博士、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做了一个“棉花糖试验”。他给参与试验的孩子,每人发了一块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坚持15分钟不吃,就会再额外奖励一块棉花糖。

斯坦福棉花糖试验告诉我们,将好吃的放在最后,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情境,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是助力个人成功,实现更高成就的必备技能。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书中还介绍了艾伦.马拉特的“冲动冲浪法”,美籍华人蒋甲的“拒绝疗法”以及10分钟法则,还有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利用社交环境强化自律等。

一个人的成功可能会跟机会、跟选择有关,但绝对离不开自律,拥有良好的自律习惯,相当于拿到了成功大门的金钥匙,只要假以时日,就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说,自律即自由。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年龄,只要你心中还有梦,你都可以怀揣梦想,带着真诚和热爱,运用科学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迭代精进,刻意练习,自律终将使你成长,你也能成为别人的光!

一个人有多自律,就有多强大!《自律,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值得你读!

(网图,侵删)

粗布大缯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嗨,你好,我是畅飞,一个50+的小姐姐,[007行动]的长期践行者。

简单善良,喜欢读书、写作、独处,为梦想奔走在热爱里不知疲累。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写作,欢迎链接~

相关文章

  • 时间管理100讲输出47号英子

    第20讲习惯的养成需要动机和时间 自律即自由,但自律是一种结果,习惯是一种过程。而习惯养成有特定的细节,你自律的成...

  • 早晨和习惯

    习惯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 人是要自律的,而一旦将自律养成习惯,那便是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 你一定会从自律的习惯中得...

  • 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

    自律,是一种行为,一种习惯。自律不是代表你多牛气,也不是口头上说,让别人看的。自律是一种行为习惯,当你习惯自律,不...

  • 《如何用21天培养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养成了自律习惯的朋友都会感悟到自律使自己自由,自律促使自强。而且,常言道,无自律的生活,何以谈人生。那如何养成自律...

  • 自律给我更多的自由

    做一个自律的人,到底有多难?有人说21天可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而对于我来说,七天可以改变很多。经常有人认为早起是...

  • 自律与“成功”

    现在大量公众号与鸡汤文章都在宣扬自律。 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你总以为自律很难,那...

  • 时间管理第20讲

    养成习惯靠动机与细节 自律才能自由、自律就是自由。自律是一个结果,你有习惯,对别人来说很难的事,你已经养成了。习惯...

  • 关于自律

    为什么要自律?自律有哪些好处呢!自律可以让人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自律可以让人身体变得健康,自律可以战胜拖延,自...

  • 自律,好的习惯改变人生

    自律,好的习惯改变人生…… 通过自律,我们形成了新的态度,养成了新的习惯。 习惯使我们可以自动地、毫不费力地去做那...

  • 2017年4月15日《養成固定模式的重要性》

    我总是在强调自律有多难,坚持有多难,可近几天,我又发现了个秘密,不是自律很难,不是坚持很难,是没有把要做的事养成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自律到底有多难?《自律,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告诉你,不是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lk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