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yacinth19961 | 来源:发表于2017-01-23 08:29 被阅读0次

   钱钟书先生在《一种偏见》中说:“人的声音胜过一切。聚合了大自然的万千喉舌,抵不上两个人同时说话的喧哗。”钱钟书先生对“人声”存有偏见,让人在苦笑的同时也觉得无奈。因此,便由“人声”想到存在于大千世界中的“人籁”、“天籁”和“地籁”。

庄子有句话如是说:“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这三种“籁”层次而渐进,不难分辨他们所处的不同档位和阶层。在《道德经》中,老子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用这句话来理解庄子对“籁”分的层次,便觉得豁然。

“三籁”彼此之间亦有相通之处。人籁有纯真感人之处,亦有烦神躁意之弊。夜阑人静,忽闻屋外人声噪杂,狂笑叽喳,顿时心情复杂,愤怒无比。白天总听到隔壁女职员由远及近的高跟鞋声,随后又是欲踩穿楼梯的尖跟撞击水泥楼梯的声音,尖利凄脆,让每一个安静的日子心有余悸。而图书馆中偶尔三三两两坐在一起闲聊的女孩,嘁嘁喳喳,歇斯底里,忽而咯咯笑,忽而变换着各种奇怪诡异的声调,比起喧哗打闹,更难让人忍受。彼时便觉得空气粘稠不堪,胸胀气闷,呼吸急促,欲拔腿夺窗而逃。每次经过人声鼎沸的大街,各种商店的门口音响云集,发出噪杂刺耳的声响,震耳欲聋。居民区聚集的KTV,更胜一筹,“不舍昼夜”。在消费与被消费的环境里,彼此之间的利益与相互安慰的空虚创造着层出不穷的噪声繁荣。大众的倾向如此,又能奈他们何?钱钟书受噪声烦扰时,无奈说道:“即使最博爱的人道主义者,有时也会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以求耳根清净。”我对钱先生的无奈与忍受深有同感。佛语中有云:诸相非相,应不住相。这虽是一种理想的,但造物主给我们名为“耳朵”的器官,就不得不忍受其功能之外的影响。因此,一个学者若是聋子,必定有得益之处,不受丝竹乱耳,拥有一片清净心,宁静致远。

人间自有赏心悦耳的人籁。青藏高原上藏族女子的歌谣,纯净嘹亮;内蒙古草原汉子的呼麦,深沉雄壮;黄土高原的信天游,淳朴热情。这些都是人间原生态、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籁”。陕北的女子王二妮,声音清脆感人,陕北的民歌在她的声音里洋溢着热情,充满黄土地上农民的辛酸荣辱。而云南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在茂林水乡处,又是另一番意趣。

地籁与天籁相生相成。人类采用上好的松木、梧桐木等,制造发出奇音妙响的乐器,或给人小桥流水般的清净悦耳,或给人命途坎坷、如歌如泣的感伤。晴空万里,百灵鸟从天空飞过,留下清脆鸣叫。茂林修竹处,清流激湍,风与水潺潺相击,草木摇曳,鸟声呢喃,这是大自然的天籁。夜深万籁俱静的时刻,狗吠深巷,孩童呓语,家禽吃饱喝足哼哼着,亦是人间天籁。记得在家乡时一个的清晨,羊群从睡梦中醒来,“咩咩”呼唤着食物,二姑说她的羊群又开始“大合唱”了。在常人听来似乎烦躁的羊叫声中,姑姑却认为那是“大合唱”,羊叫声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她希冀的不息韵律。每天清晨羊群的“大合唱”亦唤起她对生活的责任感与幸福感,那这种使她乐在其中的声音就是一种天籁。看着姑姑握着木棍给羊群搅拌食槽里的草料,我觉得她就是一个资深的指挥家,导演着最原生态的天籁,回归本真,回归大地,回归自然。

万物生长,得成于有声与无声的籁。因此,天籁是生命对大地、对宇宙的赞美与感恩,是自然万物中拥有自身旋律运作的和谐与生息。一言以蔽之:所谓天籁,即非天籁,是名天

相关文章

  • 风叶籁籁

    风/吹过树叶 发出簌簌的响声 流水/划过河岸 清清泠泠 阳光/穿过叶子的缝隙 照在 竹下的一朵小花儿上 那朵小花是...

  • 钱钟书先生在《一种偏见》中说:“人的声音胜过一切。聚合了大自然的万千喉舌,抵不上两个人同时说话的喧哗。”钱钟书先...

  • 人籁、地籁、天籁

    在《齐物论》中,庄子特别指出,千万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千万要保持基本的怀疑精神,这样。所谓振振有词的思想,其实都是...

  • 寻觅,葡华籁籁

    来往的风 将那个被香甜与泥土的院落湮没 偶尔听你谈起对那葡萄的眷恋 勾起一片遮天避园的绿叶 一片籁籁无形的绿花。 ...

  • 天籁    地籁    人籁

    人籁、地籁、天籁是老庄的一种思想境界,庄子特别崇尚生命的绝对自由,这种自由,可以超越社会的束缚、生理的束缚、生命规...

  • 天籁,地籁,人籁

    选自《庄子 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

  • 天籁、地籁、人籁

    人籁,是竹箫吹出的乐声,来自于人;地籁,则是众孔窍发出的声音,来自于自然。而人籁夹杂着人的喜怒哀乐;地籁,虽可“万...

  • 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

    读《庄子全鉴》——齐物论 从声音来说,萧声是人籁,带有人的情感,技术;树有孔窍,每一孔窍奇形怪状,风吹过,孔窍里声...

  • 庄子|人籁、地籁、天籁

    《齐物论》第一篇章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

  • 归籁

    独坐斜窗忆旧缘,天开一鉴赛湖浅。 可克达拉月沉底,风移草转飞星暗。 旧迹心合听雨后,雪横风狂四月瘦。 雪中莫言三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qa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