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和杨晶晶到了杨希望家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八点钟。郑华轻轻地敲了两下门,听见了岳母王若诗问询声:“谁呀?”
“妈,是我,郑华!”
这是对接的暗号。暗号对上了, 郑华有丈母娘家钥匙的,他可以开门了。如果直接开门,在大晚上会吓到老两口的。这也是他们之间的约定,生活之中的点滴小事,都是这样一件一件积累起来的。
“这么冷,这么晚了你俩还来了,还以为你俩今天都来不了呢!晶晶不是今天才下班吗?”杨希望正拿着水杯去倒水,顺便问了一下这两个带着冷气进屋的人。
“ 离得又不远,把药给你送过来。我怕明天收拾家没有时间,他明天上午又要学习,下午又要上班儿了。”杨晶晶赶忙解释一下原因。
“你这腿怎么了?”
换拖鞋的时候,王若诗看到晶晶咧一下嘴,见她进客厅的时候,走路有点儿一瘸一拐的急问原因。
“别提了,下班儿的时候没小心摔了。”杨晶晶风轻云淡的说。郑华看了一眼杨晶晶,不知道她会不会把摔倒的真正原因说出来。
“ 那在哪儿摔的,能摔的这么狠都瘸了?”王若诗,郑华的岳母,向来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
“就是刚一到家就摔倒了,可能是穿的太多了吧,有点儿笨。”
杨晶晶太了解妈妈了,她要是把真实的原因讲出来,就老妈那张嘴,都能让郑华下不来台。与其到时候替他收拾烂摊子,莫不如压根儿就不提这件事儿。这一向也是杨晶晶在娘家的做法。在这一方面,郑华敬重晶晶有担当,是个好媳妇儿。这样他可少了好多麻烦。为了姑娘不受委屈,丈母娘和姑爷发生冲突的事儿,那就在身边比比皆是。
“爸,这个药的用法你知道吧?和上次的是一个牌子。咋样,这两天血压稳不稳?”杨晶晶绕过了母亲的话头儿,问杨希望。
“没啥反应也没测呀!”杨希望如实的说。
“没有啥反应,估计血压也不会太高,早晨该吃的药别忘了就行。我哥今天没回来?”杨晶晶问。
“他出差了吧?昨天晚上来了,说是今天走。今天也没问他情况呀!我现在就给他打个电话。”王若诗说。
“ 得得得,得了。人家有老婆的人,你这个当妈的可就别操心了。”杨晶晶阻止母亲多事。
“也行,估计也没啥事儿。”
“现在火车多安全呀,能有啥事儿?”郑华接过了话头说。
“明天上午又要学习呀?家里弄的怎么样了?用不用我们过去帮忙?定没定什么时候撩锅底儿?”老爷子问郑华。
“明天再不学,这周有点儿紧了。万一班串不过来就要扣钱了。”
“燎锅底儿的事儿还没定呢!到时候大家吃顿饭算了。”郑华又补充说了一句。
“郑华嫌麻烦,不想张罗这事儿了。” 杨晶晶补充了一句。
“那你们搭出去的那么多礼,借着这机会还不往回收收?”王若诗紧急追击问。
“两个孩子上学,人家也都回礼了。收不多少钱,还怪麻烦,不想弄了。”郑华还是不打算弄这些收几个钱不够操心的事儿。
“你这个老太婆,你老操心人家的事儿干嘛?”杨希望已经看出了郑华的态度和女儿晶晶的想法,不想让老伴儿多言多语的干涉人家的事情。
“那我问问管啥的呢?不就是闲唠嗑吗?”王若诗有些不高兴老头儿的干涉白了他一眼。
“咸吃萝卜,淡操心的,这个老太婆,你就把你的大红包准备上不就行了?想单独吃饭让闺女请你,别的事情咱都别问。人老了本来就招人烦,问多了就更招人烦,咋就不能长点记性?”杨希望也有点儿恼火了。
“我咋滴就咸吃萝卜淡操心了,那是我姑娘家的事儿,我就应该问问。”老太太也被勾起了火。
“诶诶诶妈妈妈,你别生气,这个事儿我俩还没考虑好,这不她才下班就来这儿,我们还没商量。等商量好了通知你们老两口,别忘了包个大红包,这点儿事儿干嘛要生气?你姑娘可又饿了,在家里吃的她不合口,你还不问问她想吃点儿什么呀?”郑华赶忙用杨晶晶来打圆场。
“你想吃啥呀闺女?”
果然是郑华了解丈母娘,只要提到闺女饿了,保准会把战火引开。丈母娘的可爱之处,就在于无条件的对女儿好。
杨晶晶当然知道郑华的想法,在这个到处是火药气息的家里,两个火药桶平时相处融洽,但是在儿女面前,随时一触即发,只有他们的小女儿才是他们的灭火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