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庐州与姜夔

庐州与姜夔

作者: 雨歇人微凉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8:13 被阅读31次

柳丝花片,轻烟碧浪,香车宝串,淮浦春融不愧庐阳美景。淳熙三年,二十二岁的姜夔站在赤阑桥头,面对着满目巷陌凄凉,哀婉呜咽,似乎只有在故纸堆里的字隙行间才能追寻旧时庐阳八景之盛了。那一年的姜夔还没有成为令后世惊叹的姜白石,他有着另一个无可奈何的身份,前程渺茫反复落第的士子。因此他是江淮飘零,四处流寓,怅然若失,无可寄托的。那时的青年,和好词之间还隔着整座缭绕梦里的汴梁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这些乾道年间已负盛名的词人,他自是无缘相会的。但是他熟悉这些人曾经去过的另一个地方,巢湖。巢湖去城东南六十里,约略可万余顷,流光接天,静影沉碧,弥望烟波,但有渔灯数处,估客数艘,点缀苍凉。虽然江山不改,安知明月可否常来。“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二十二岁的姜夔爱的应是淝水畔的千古风流,巢湖旁的滚滚红尘,赤阑桥的半空星斗,而不是山河破碎,故国不再的悲欢离散。淳熙十二年,三十一岁的姜夔结识了萧德藻,两年后,他随萧德藻赴湖州上任,途径杭州,拜会了告病寓居的范成大。流光数载,此时的姜夔似乎更加向往的是“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的柳三变,而非仕途名利,一腔锐气,开始儿女情长伏案作词。如浮萍般散落在庐州的这些年发生过什么,早已无从知晓,世人只是从绍熙二年姜夔重游庐州的词句中找寻出一些端倪,这一年他三十七岁。他说“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又有人说,柳絮纷飞道畔夕阳,一缕青丝红袖添香,桥边红药叹夜漫长,巢湖夜月不复当初模样。那年的姜夔呐,他是在怀念曾经遗落在庐州的过往。嘉定十四年,姜夔死时六十七岁,自绍熙三年后的整整三十年,任凭去留无迹,孤云野飞,他的余生再也没去过庐州。

庐州与姜夔

相关文章

  • 庐州与姜夔

    柳丝花片,轻烟碧浪,香车宝串,淮浦春融不愧庐阳美景。淳熙三年,二十二岁的姜夔站在赤阑桥头,面对着满目巷陌凄凉,哀婉...

  • 骚雅派

    骚雅派又称姜派、姜夔诗派。姜夔词具有“骚雅”的特点,因此把以姜夔为代表的南宋词人如姜夔、吴文英、刘克庄等人称为骚雅...

  • 姜夔与杜牧

    姜夔(1154-1221)杜牧(803-853)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

  • 姜夔

    江湖的沙

  • 遗貌取神的姜夔咏物词

    ——从周邦彦《苏幕遮》之写荷与姜夔《念奴娇》之咏荷说起 姜夔(1155-1209?)号白石道人,字尧章,饶州鄱阳人...

  • 姜夔《續書譜》全文

    姜夔 《續書譜》 全文 鲵影萍踪收集整理 (2019年元月8日凌晨一点) 續書譜 作者:姜夔宋 序 姜夔,字堯章,...

  • 春江的别离 ——《读诗人十四个》

    终于等到讲苏轼的词了,今天阅读的是“春江的别离——姜夔与苏轼。”这两首词写的都是西湖的春天,都是逝去的梦。姜夔...

  •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姑苏怀古 宋·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赏析 少年姜夔在目睹江淮一...

  • 姜夔:这个词人有点“飘”

    姜夔,注定飘泊的词人 南宋词人姜夔身上有三个特点,一是才华好,二是字难写,三是有点飘。 才华好,姜夔词作的好,在当...

  • 练字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庐州与姜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bj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