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台湾知名主持小S在微博分享带女儿烫头的事,不料惹来很大的争议。
小S说,因为婆婆的要求,7岁的小女儿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研究烫头发,只好带女儿去了美发店。
烫出的效果,被小S调侃像70年的摇滚天团主唱,她还大方晒出了小女儿烫头发后的造型。
但这发型,却被网友调侃了一番,这不是何润东同款吗?
还有不少网友开启了一轮责骂:
小小年纪就带孩子去烫头,不懂你怎么当妈的!你自己疯就好,不要拉着孩子一起疯!孩子摊上你这样的妈,简直太可怜了!
虽然,网友的言辞犀利了些,但他们传达出了一种传统家长的育儿观。
很多传统型的家长,面对才几岁的孩子要烫头的要求,几乎都会第一时间拒绝。
“才几岁,烫什么头,好好学习才是你首要的事。”
02
黄磊的女儿多多也是个从小爱美的女孩。很多网友从《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节目中认识了多多后,都说想养个像多多一样漂亮乖巧的孩子。
但这位女孩如今长成什么样了呢?
打耳洞;
戴戒指;
穿肚脐装;
因此也招惹了不少骂名。
但她也有着超越同龄人的优秀,会弹钢琴、吉他,会走秀,能看英文原版书,能给电影配音……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
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明星孩子,他们并没有一味拒绝孩子,而是选择顺应孩子的要求,跟着一起“叛逆”。他们的小孩还不是一样懂事优秀?
03
很多人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越不让孩子做的事情,他偏要做。
这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实现语言,意思是一个人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内心的语言行事,直到最后这个预言真实发生。
我们用平时父母常常对孩子的禁令举例,
不要看电视;
不要玩手机;
不要熬夜……
但是,当我们听到这类语句的时候,瞬间联想到的场景是看电视、玩手机、熬夜,而不是“不要”这个词。
父母越是强调“不要”“不能”“不许”之类的负面信息,孩子的头脑中越是容易形成否定的图像场景。
比如,父母说“不要把碗摔了。”
原来有可能是10%几率发生的事,现在可能变成了40%了。
更可怕的是,父母反复的说教式的禁令,会对孩子产生暗示与强化的心理作用。久而久之,便在孩子心中形成无意识的想象。
人都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让他做的事,他越是好奇,越是想做。
因为父母的禁令,会更膨胀了他的好奇心。
那么,如果孩子想做不该做的事,父母该怎么办?
首先,要看孩子想做的事是什么类的事情,是否会对他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类事情,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带孩子一起去体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像黄磊女儿多多想打耳洞、戴耳环,小S女儿想捣鼓卷发,女孩子都爱美,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眼光也是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所以,多多妈妈孙莉对于女儿打耳洞这件事,看到的是,她对美的追求和勇气;
小S也夸张女儿很有审美。
她们都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感受,尊重孩子做决定的权利。
其次,如果孩子想做的事确实是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事情。
比如周末熬夜玩游戏、说脏话、做作业拖拖拉拉等等。
父母要尽可能以正面的话语来指令和引导。
不要熬夜玩游戏 → 我们来看故事书吧
不可以讲脏话 → 文明礼貌的孩子更惹人爱
不要把碗摔了 → 把碗小心放好哦
对孩子采用什么样的说话态度、处事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方式。
父母用积极的态度和语言,绘制积极的头脑图像,会更容易培养出积极的孩子。
关注胜任力教育微信号(微信ID:gh_8c49cebd07eb),和我们一起探讨育儿,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也许会变成一件真正轻松愉快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