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天性果然不尽相同,同一个家庭,一一和土豆的差异蛮大的,也许出生顺序决定性格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一一从小比较乖,能听得进道理,没有爬低上高,没有满地撒泼,整体感觉比较温顺,比较好带。
土豆则不然,才一岁多就特别有主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死磕精神。
说了怎样,便要怎样,你不同意?我哭我闹,缠到你答应为止。
转移注意力这种听起来比较高级的做法,在土豆那里好像不怎么有效。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能成功地把你拉回问题的原点。
一一两岁多一点才吃糖,拿着棒棒糖兴奋得手舞足蹈。土豆不到一岁就开始吃糖了,只要一看见,不让吃是坚决不答应的。
一一小时候去超市不知道要东西,大一点会要了。但是你要跟他说只能选一样,他会服从,即便偶尔纠结也不会大闹。土豆一岁多一点去超市,就非要买东西,这个那个,啥都想要,他不像哥哥那么好哄,那么乖巧。
难道老二天生有竞争对手,一生下来就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土豆竞争意识很强,吃着手里的,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哥哥那一份。相较而言,哥哥就显得傻傻的,憨憨的,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不过土豆在执拗中似乎也有讲道理的一面,一个事情如果你坚决不同意。他哭闹一会儿发现不管用,就会在下一秒爽快地认同你的观点。掷地有声地一遍遍重复你的规则,好像很认同的样子,更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比如他吃了一粒钙片,拿着瓶子还要吃。你不给,说今天吃过了,明天再吃。他不依,哭闹。假如你没有因为他闹情绪而妥协退让,那么恭喜你,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因为双方对峙不了多久,土豆就会大旗一挥站到真理的一边:今天吃过了,不吃,明天吃。
小家伙一脸正义,主持公道的模样与先前一把鼻涕一把泪胡搅蛮缠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假如他要吃棒棒糖,你坚持不给买,他一定会不乐意,一哭二闹,但只要你坚持己见,或者给他买一个烧饼。片刻之后他竟然会义正言辞地对你说:不吃糖,吃糖牙坏,疼,难受,吃馍。好吧,看来之前你传达的观点他是记住了。
假如生病期间他非要外出,你不让,他一开始会不依不饶,但最后发现没用时,他便会迅速转变态度,跟你站在一遍:嗯,不能出去,不敢出去,外面有病毒。
难道哭闹的时间段,他其实是在慢慢适应你定的规则吗?或者说他是在用极端反应试探你的边界和底线?最后发现不灵验便会迅速调整思路。总之这是一个集执拗与灵活为一体的小土豆。
对于土豆这样一个孩子,转移注意力似乎不太管用,温和而坚定仿佛很有效。
就像天底下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吻合的孩子。所以,没有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育儿法则。孔夫子说得对,一切教育都要因材施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