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黄老之术?
黄指《黄帝内经》,天地人自然不可违背因素,治病有条理,有章法。(不为良将就是良医)
老《道德经》(道,天道。德,人顺应天道修正自己的行为)
帝王政客治国要领,因循发展。因指自然,循,遵循天道顺势而为。
2
黄老之术的由来
产生的年代,周朝末。
创作团队的身份,大多源于史官。(屁股决定脑袋)
史官是记录者,他们是总结大大概率前人的经验,而创作。所以道德经不是凭空而来,也可以说是经验之谈。
3
儒家道家佛家三大家的相同和不同
三者都是学派,都代表一种哲学思考方式
这里的三家不指宗教。
儒家重仁义,舍身成仁。这是一种超道德的道德观。
道家主张大仁不仁,顺应天道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不必舍身成仁。
佛家主张因果论。
这里道家和佛家是有些相似的,不过佛家主张四大皆空,出世的价值观。
道家则是入世的。
后期儒家出现了新儒家,宋朝的朱熹程颐等人。
道家出现了新道家,魏晋时候的嵇康等人(新道家)
思想逐渐融合为外示儒家,内用黄老。
4
为何外示儒家?内用黄老?
入世和人相处,遵循人性(1段说的因),人的本性(希望别人仁),而内在明白(道,很多事情不是舍身就能成仁)
5
人们为何心口不一?
名家一诡辩出名,从业者都是讼师。(律师)(屁股决定脑袋)
实物和名称的混淆视听,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人们通过名称就不自觉的想象功能,所以就有了名,也可以说是佛家说的象,假象。
布象。
比如李老师和李教授,是同一个人(实),李老师你想到什么?李教授你想到什么?
李博士呢?(世上很多事物有名无实,真假难辨)
为何不大白天下?
老子的阴阳论,
中医的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诡辩也是生存的一种方式,甚至是政治家推崇的手段。
后来庄子推翻了名家用争辩就可以解决问题的结论。回归到老子的阴阳并存。
6
普通人如何做到圣人?
人为何知行不一?
后期的新儒家朱熹提出了格物知致,强调修身。
王阳明提出了诚意,诚意到了自然修身。
最终朱熹理论影响后世500多年。
7
庄子的《逍遥游》
王阳明的因人施教,
小鸟和鲲鹏的价值观。
8
顶级人类为何反智能?
道德经的八十章
西方文化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和东方文化的人要像人一样活着。
课程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