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是应用文中最常见的体式,以前没有电话、手机、电脑和网络时,很多人都会用到书信,用来接洽事务,人际交往等等。
一、书信的格式
书信的目的,是接洽事务和人际交往。所以,书信一般有格式要求:开头+正文(事务)+后文。
就像我们去别人家里拜访,请人帮忙一样。开头就是我们先跟别人寒暄,谈些对方感兴趣的事情,拉近双方关系。
当然,这些话的多少,和客套程度,取决于双方关系。
正文部分,主要谈的是,要与对方接洽的事情,或者告诉对方的什么内容,这是书信中比重最多,最重要的内容。
后文,也就是一些客套话,诸如拜托了,麻烦你了之类的话。
开头与后文的长短与繁简,取决于双方的关系远近。
比如,三毛写给贾平凹的信:
平凹先生:
现在时刻是西元1991年1月1日清晨2点。下雨了。
今年开笔的头一封信,写给您:我心极爱的大师。恭恭敬敬的。
感谢您的这支笔,带给读者如我,许多个不睡的夜。虽然只看过两本您的大作,《天狗》与《浮澡》,可是反反覆覆,也看了快二十遍以上,等于四十本书了。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与您的文笔最有感应,看到后来,看成了某种孤寂。一生酷爱读书,是个读书的人,只可惜很少有朋友能够讲讲这方面的心得。读您的书,内心寂寞尤甚,没有功力的人看您的书,要看走样的。
当然,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可能很少写信。
但是,我们可能会发邮件、短信、微信等等,这些应该都属于书信类型的。
二、书信与礼仪
我们写信时,需要注意这封信的读者与自己的关系。根据这关系,来决定我们写信时,需要注意的礼仪和口吻。
写信,不像我们跟人说话时,可以带上我们的语气,神情,动作,眼神等等,协助我们表达。
我们给对方看的,只是文字,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注意自己的用语和口吻的。
如果是亲近晚辈,口气可以慈爱、亲切,用词可以适当简单、易懂一些。因为有时候对方年龄小,如果语言过于复杂晦涩,可能看不懂;
如果是平辈朋友,可以随意一些;
那么如果是长辈,或者你尊敬的人,那么就需要注意一下用词是否恰当。
比如,李亚鹏给女儿李嫣然的信中,写道:
每年新年都会带你登高爬山,你五岁那年一口气爬了七个半小时,十四公里的山路,全程独立完成。我跟在你的后面,心里会纠结着是不是在你背包里放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想,我要对你好一点,有时候又想是不是也不能太好了,不然长大了万一碰不到像我如此对你的人,你会不会因为感觉不到别人的爱而降低了生活的幸福感,可我又想,如果我不给你足够的爱,你长大了又怎么有能力去爱你喜欢的人和这个我们存在的世界?我是不是像所有的父亲一样,想多了……
显而易见,前面三毛写给贾平凹的信和这封信,因为双方关系的不同,语气、用词有明显的区别。
三、书信与各文体
前边说过,书信是应用文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最丰富多彩的一种文体。
书信是目的是接洽事务,读者是一人或一群人。
书信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可是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了。
简言之,如果将书信去头掐尾之后,就可以变成一篇普通文了。古今中外,许多精彩好文,其实就是自书信中节选的。
比如,马克思写给燕妮的信中,有一段: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
这句话很出名的哦!
还有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信: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信这些话,大家都很熟悉吧?!
其中的许多经典句子,已经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励志的座右铭了。
比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又比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确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
其实,这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
爱子之情,溢于言表,真是纸短情长,发人深思。
总而言之,书信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只要符合“开头+正文(事务)+后文”的套路,以及用词和语气上的要求,正文的内容可以随意一些。
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议论文。
许多流传至今的名家名作,其实都是摘选自书信。
现在有许多名人书信集,如鲁迅、徐志摩、汪曾祺等名人书信集,我们可以借来一阅,细心体会名人写信时,遵循了怎样的套路,又怎样在套路之外自由发挥?
这些对我们这些小白而言,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对于借助读文章,来学习写作的小白来说,我们不止需要注意上述几个方面。我们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揣摩去摸索去体会,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写作。
谢谢您的时间!
紫天鹅叨叨 :
我是紫天鹅,一枚写作路上的小白,正在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接下来的时间,我将尽量每天都发出啃书系列,这些是我对自己所学内容的思考和总结。如有不妥,敬请留言拍砖。
同时,也欢迎大家关注我,常来撩哦!
下一篇,将继续为大家继续分享 《72堂写作课》。
小分享: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桂圆阅读吧”,在后台回复您的微信号或邮箱地址,我将为您送上《72堂写作课》电子版。
作者:紫天鹅
岁月不饶人,我亦不愿饶过岁月!
我用岁月煮酒,只为今日与你喜相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