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的人生,一直都在奔跑,好不容易有点感悟,是否应该慢下来,思考一下?🤔
面对伟大的人类三大问题,仍然一脸茫然,不要紧。
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人们追逐梦想与名利,区别只在于,有些人比较快,有的慢一点。
如今的社会,出名多金你就是成功,仿佛是在说,再快一些,干完这一段再开始下一站,那跟打网游有何差别?
二十岁闯荡江湖,三十岁创业成功,成家立业,然后上市拿钱,四十岁再来一次。
好像被诅咒过一样,在一个个项目里打滚,还乐此不疲,有时候觉得这也许也是一种职业病,一种惯性思维。
是时候给自己盘点一下,也许慢下来,可以看到更多,今天试着给自己提三个问题。
一、自己是怎样的一种驱动模式?
利益驱动型,使命召唤型,梦想驱动型?哪一种呢?
利益驱动型,关注的关键指标将是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收益率可以不顾一切。
使命召唤型,心里装着责任,目标比较大注定更辛苦,打拼的也主要是荣誉,但是也容易滋生心理洁癖。
梦想驱动型,有清晰的图景,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可以针对目标做规划,做时间切片。可操作性更高。个人更倾下后者。
二、目标和方向,为什么?
我不深究人生意义那么沉重的问题,目标是成为自己热爱领域的高手,方向是健康产业的分发传播细分领域。因为前面数十年的实业经历告诉我,前沿发展太快,竞争力在递减,而前沿领域的竞争,主要在技术层面,属于技术驱动或者产品驱动模式。往后拼的是谁的资源和效率更高。而人是市场不变的需求主体,选择点线面体的原则,让我们更加清晰。
三、自己的能力圈是否完备,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其相对优势是递减还是递增?为什么?
对于核心竞争力,自己的理解应该是连接力,既然目标锁定的是后沿和人才本地化领域,人就是关键要素,所以能够服务的规模和效率,决定了后续工作的生态位。这种连接力不是指个人的效率,而是以点带面的效能,所以必须是递增的,否则就没有价值了。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你觉得有用,但没有的。
未来十年,是健康领域升级发展的历史阶段,所提供服务所对应的需求仍然在单边持续增加。无论是教练技术、引导技术还是专业技术都存在着需求缺口。
所以,是时候慢下来,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进度表,也许还可以再细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