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号,如上几周一样,我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和团队继续推进公链的开发。
虽说已察觉到老大们近来对公链的开发不大关心,还在和同事们打趣公链项目是不是要凉了,但还是没想到裁员来得这么突然。
管技术的老大把我叫道小会议室,简单说明了情况,摆在我眼前的选项有两个,要么走人领赔偿,要么降薪转岗大数据开发,一天的时间考虑。
后来的大半天,干活是没什么心情了。
想法来回的切换,尝试着联系转岗职位的同事,询问了一下工作内容。虽说是新内容,但直觉告诉我,这些事我是搞的定的,而一想到还要降薪,心中是多有不甘。
回家后,和家人讨论了一下,要降薪自然是不开心的。关于去或者留,却没什么结论。辗转反侧大半夜,分析了自己种种优势,凭着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加上自己本已有去意和臆想的下家,我决定了离职。
相比于年初时的祼辞,两个月的赔偿金还是让我有些底气,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心急。
制定的计划即年初面试,年后入职。
接下来的日子到是过的开心。
2天后就面了一家心仪的公司A,一切聊的也很顺利。我自己也乐观的估计到了是不是元旦后就可以入职的地步……
当然,事情不会这样的顺利。直到今天,这个公司A的offer还是卡在没有head count上。
从那周以后,我基本保持了一周两到三家的节奏,大都是上午提前出发去面试,顺便在面试地点附近逛逛。面试结束后要么找老同事约个饭,要么自己去看个电影。
一段空窗期让我变成了踏遍上海写字楼的吃喝玩乐之旅,再加上每天在家的时间长了,和孩子玩的也不亦乐乎。
时间嘀嗒的走,心态也有了些许变化。
面的公司,要么走完了流程却迟迟不发offer,要么聊完就觉得这公司不靠谱,给再多钱都不会去。
还不容易聊到一个还算满意的,就是地方有点远,但却希望我早点入职。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还有另一家心仪的公司B没面,另一方面还在等自己一开始心仪那家公司A的offer,考虑了一个元旦的假期,这个offer就飞了。因为有人答应可以及早入职了,虽说后来又出了新情况,这个offer还可以让我考虑。
目前是一个稍显尴尬的期间,即使上周面的一家还错的公司,这周三之前会给我答复。
仔细分析下来,根本原因在于自己虽说是有些实力,但各方面水平都属于中等段位,怕的是最后会不会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话说,今天面了一个距离家最近的微服务开发的岗位,可惜自己咖啡喝的有点多了,发挥的不是很理想。
这周还有四天,希望能得到一个offer, 或者得到去公司B的面试机会,再或者二者都有,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