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德勒心理学框架

阿德勒心理学框架

作者: 牛头酋长 | 来源:发表于2020-10-07 20:48 被阅读0次

1.目的论

WHAT - 什么事目的论?
目的论就是面向未来。面向愿望。
此刻的行为动力来源于未来的目的。
而与之相对的是,弗洛伊德的因果论,即,现在的行为受制于过去收到的伤害。
面对同样的需求:改变当下的行为。目的论的方式是追求增量,看到未来的希望,让自己有奔头,愿力思维。而因果论的方式是关注存量,看到过去的债务,让自己还债,还了债才能变得正常,业力思维。
所以,目的论之下的行为动力源自生能量(追求生长),而因果论的行为动力是死能量(避免死亡)。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直接开始行为,不用先还清过去的债务。

WHY - 为什么大多数人陷在结果论的底层假设中,无法自拔?
因为,底层的世界观导致。
大多数人的底层世界观是简单系统(或钟表系统),做事情需要计划,需要准备,所以自己如果有缺陷,就要先修复,准备得足够完美了,才能将事情做好。
在简单系统世界观看来,做成一个事情是很难的。所以,被失败的恐惧笼罩,没有动力行为。
而目的论的底层世界观是复杂系统,世界不可预知,需要在行为中即兴决策,做成事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做本身,做之前不用计划全部,做着做着自然事就做成了。
因果论就像拿着地图在探险,而目的论则是拿着指南针。

2.课题分离

人的心理问题全部来自于人际关系。
所以,要降低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无效干扰
方法就是:课题分离
即,分清楚自己的问题和他人的问题。
自己只关注自己的问题,不要去管他人的问题。

3.共同体感受

概率思维,让自己的行为目的指向一个概率意义上的共同体。
具体的做法如下:
1)接受自己
2)信赖他人
3)为共同体做出贡献
WHY - 为什么目的不要指向自己的利益?
因为,自己是一个单点,不如概率意义上的多点稳定。
如果自己的意义全部来自自己的满意,一旦自己不满意,那么意义就崩溃。
意义一旦崩溃,行为就会失去动力。
所以,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行为稳定运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德勒心理学框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jq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