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8-29 15:00 被阅读0次

寄江南故人  

家铉翁 〔宋代〕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赏析

诗作于南宋灭亡后,分两个层次。前两句是写宋未亡前,诗人客居临安,每当听到杜鹃啼鸣,便想起了家乡。后两句写宋亡后的,自己被俘到了燕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及有家不能归的沉重悲哀。

这首小诗作于南宋灭亡后,分两个层次,成今昔对比。前两句是写宋未亡前,因为北方领土先后被金元所占,宋偏安临安,所以家铉翁住在临安,每当听到杜鹃啼鸣,便想起了家乡。家铉翁是四川人,闻鹃事切合自己,用的是四川典故:相传古代蜀主望帝失国后,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鸣声悲哀,常啼至口角流血而止。古人常以杜鹃啼血典来寄托家国灭亡之痛。而杜鹃的叫声又如同“不如归去”,家铉翁“闻鹃忆蜀乡”,既是对国土沦陷表示愤慨,又寄托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及有家不能归的沉重悲哀。  

后两句写眼前,南宋已经灭亡,自己被俘到了燕京,这时候恢复失土已成画饼,不要说北方,就是南方,包括以前所住的南宋都城临安,也都成了异族统治的天下了。由此,家铉翁无限怅惘地问:今天晚上做梦,是梦蜀地还是梦临安呢?言下之意,两地分别代表家与国,都是那么地使他思恋感伤。 

前后二层,后层是前层的延续,前层是为后层预做地步,这就是论诗者所谓的加一倍写法。诗在谋篇手法上显然是参考了贾岛的《渡桑干》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但贾岛诗只是抒发久客远游的思乡之情,家铉翁诗却表现亡国之恨,更加催人泪下。通过递进,前面本来是很突出的思乡之情,忽然又加入了新的内容,更显得沉痛。家铉翁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在感慨兴亡盛衰的诗中很普遍,典型的可举虞集的《挽文丞相》诗,末联说:“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用晋过江诸人新亭洒泪叹中原沦丧的典故,说那时还有半壁江山,如今连一点残山剩水也没有了。这与家铉翁梦四川、梦钱塘同一机杼。

相关文章

  •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寄江南故人 家铉翁 〔宋代〕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赏析 诗作于南宋灭亡后,分两个...

  • 写写字,硬笔行楷,抄录家铉翁《寄江南故人》

    《寄江南故人》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家铉翁 家铉翁是眉州人,长期在南宋朝廷做官,亡国...

  • 我解《蜀客到江南》2018-11-28

    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自京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

  • 一日一书

    柁楼今夕梦, 脉脉春寒送。 直过画眉桥, 钱塘江上潮。

  • 卜算子(硬笔)

    卜算子(苏轼) 自京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蜀客到江南, 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 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

  • 苏轼词丨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

    卜算子 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 过邕江到钱塘

    才过邕江,又到钱塘; 两日三地,甚是匆忙。 南宁风光,无暇欣赏; 鲁迅故里,亦无拜访; 身体疲倦,心情开朗; 精益...

  • 2020年春疫情封城见梅花感念友人

    梦折一枝梅,寄赠画中人。 钱塘春消息,愿到洛水滨。

  • 现代诗:寻迹清欢【四十】

    一笑倾城 再笑倾城 今夕是何夕 何夕是今夕 今夕一场梦 梦迟早要惊醒 醒来时 天空由亮变暗 醒来时 心灵由透到明 ...

  • 不知到

    不知到世上有一种药 可以让脑卒死,脑大出血死亡率下降百分之五十 它必须在病发三小时内注射 而我们永远看不到这种药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ow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