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年过的太快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过了有365天,即使每天都睡的很晚,也似乎没有觉得时间有任何延长。一年没回家,这一下回去了十五六天,没有丝毫的准备,匆匆回,茫茫走。
过年回家无非就是见人,父母、亲朋好友,至于物早已陌生,就连熟悉的人也在渐渐疏离。直到大年初六才似乎有过年的感觉,因为那一天会有亲戚们回来去地里上坟,或许这是长大了以后,过年还唯一存在的和小时候一样的春节的仪式感。
以前的春节从小年开始会有祭灶,祭灶之后,总是跑到爷爷奶奶家吃芝麻糖。之后会有不得不面对的一年一度的大型打扫房屋,爸妈需要忙着洗衣服,赶集买菜,蒸馒头、包子、炸油条,还有印象深刻的就是会在年前排队剪头发,最好是腊月二十七那一天。澡堂洗澡也是一种年前要做的重要的事,然后就是贴春联,大年三十看春晚,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拜年领压岁钱,大年初二去外婆家串亲戚。然而这些在现在都已变的不那么重要,这个年已经不是传统的那个年,而它或许早已经开始有了它新的意义。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生命的意义和使命,而冥冥中我一直认为,我们作为一个90后初的一代,我们有一种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的上和下年龄段的人,虽然仅仅隔着几年的年龄差,却仿佛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互不相交。我们也明显的用90后和95后作为时代差的描述。
回到老家看到同龄人的面孔,都似乎若有其事,你知道这个年纪是没有办法完全放松的,但是至少这个年纪正是在社会立足、开始承担家庭、社会责任的年轻人,他们身上应该有的是更多的自信和一股积极向上的冲劲儿,可是他们更多有的是焦虑,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不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但单单齐家就已经是一个大的难题。你如果是85后,你不用挣扎,大家的观念和思想还都差别不大,按照传统的形势,结婚生子没有任何问题。你如果是95后,生在互联网时代,相信有很多的观念和想法也都更加接近新时代,契合度高,与现实环境差距小。而恰恰是处于夹缝中这个年龄段的人,他们既不愿意向后妥协,向前又有很多不能接受的,而且整体又参差不齐,在社会变革中显现出各种形态的自我。
经历苦难和磨砺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能走出来、熬出来成就会更大,这是我们这一波年龄段正在遇到的挑战和机遇,至少大家还都是奋进的,都是想有一番作为,这就是一个起初好现象。
后续:时代节奏真的很快,处于我们的这一个小镇,发生的故事有的时候也让人大为震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