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散文读书
把陈寅恪(kè)读成陈寅恪(què)并非有文化和尊敬陈寅恪先生,

把陈寅恪(kè)读成陈寅恪(què)并非有文化和尊敬陈寅恪先生,

作者: 西门西 | 来源:发表于2022-10-04 20:08 被阅读0次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客家人,祖籍福建上杭,后徙江西修水,生于湖南长沙,天赋异禀,博通古今,学贯中西,是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文学家、语言学家、著名诗人于一身的现象级国学大师,被誉为“清华园活字典"“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其学术被称为“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关于陈寅恪之“恪”到底应该怎么读,历来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读kè,拒绝异读;而赵元任、季羡林、王永兴、石泉等诸多学术大家和当代大多数学者则主张读què,认为这样读是尊敬陈寅恪的客家乡音,并且把读kè视为一种没有文化素养的表现,本人就有幸而不幸地受到过这种待遇。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应该读陈寅恪(kè),把陈寅恪(kè)读成陈寅恪(què)并非有文化和尊敬陈寅恪,而是一种善意的固执与错误。

首先,“恪”在现代汉语中统一只读kè,此外没有任何其他读音。

无论是国家语委、教委和广电部联合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还是众所公认的现代汉语权威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明确规定“恪"只读kè,别无他音。陈寅恪先生才气、名气、人气再大,但也是现代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不容置疑地应该读陈寅恪(kè),而非陈寅恪(què),

其次,陈寅恪先生自己生前就认为应该读陈寅恪(kè),而非陈寅恪(què)。

“恪",古音读què,在《辞源》《国语辞典》标读què、kè二音皆可,陈寅恪先生客家乡音正好读què,所以陈寅恪先生在家人中、日常中和弟子中常常被称作陈寅恪què;但不能因为陈寅恪先生碍于亲情、人情、师生情,不宜、不便、不能纠正这种读法,就错误地认为陈寅恪先生就完全认可、赞同、甚至褒持这种读法,不应忘记陈寅恪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事实上,这一问题在陈寅恪先生生前就一直困扰着人们。有一次,有一位学者当面请教陈寅恪先生道:“到底应该称您老陈寅恪kè,还是陈寅恪què?"陈寅恪先生大度而幽默地笑着回答:“应该读陈寅恪kè,陈寅恪què是古读和乡音,人家都这么满怀善意地误读,我也不好意思一一纠正呀!"

真善美三者之间,真同善美是相乘关系,而非相加关系:真一旦为零,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烦琐并不一定意味着尊敬。叩头并不一定比招手更深挚。恪守规范才是最大的虔诚。

尊敬大师,贵在尊敬大师的人格、学术和精神,而不是以讹传讹、抱残守缺地固执其皮毛、局限和不足,对陈寅恪先生如此,对任何人都如此!

相关文章

  • 把陈寅恪(kè)读成陈寅恪(què)并非有文化和尊敬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客家人,祖籍福建上杭,后徙江西修水,生于湖南长沙,天赋异禀,博通古今,学贯中...

  • 背景知识比真相还重要

    背景知识比真相还重要 今天和朋友聊到了民国大师,说到了陈寅恪老师,他说陈寅恪(què)的恪字,应该读(kè)。 我...

  • 陈寅恪

    陈寅恪 陈寅恪被誉为:“陈先生的学问,三百多年来仅此一人。”陈寅恪留下的史学作品并不多,目前市面上仅有两部,分别是...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0月7日 · 陈寅恪,教授的教授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在广州去世。 地点: 广州 类别: 人物 陈寅恪像 图源:维基百科 陈寅恪(1890 ...

  • 悼陈寅恪先生

    公自巨擘鸣天地,傲骨成梅雪葬香。 何笑江山红梦泪,潦倒岭南葬他乡。 留此方绝才人语,颠处神州有奇芳。 盲目跛足奸佞...

  • 季羡林:陈寅恪先生

    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星期五 晴 作者:季羡林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

  • 陈寅恪

  • 陈寅恪

    陈寅恪祖父陈宝箴,未出道时就为曾国藩所器重,后来官居湖南巡抚,是戊戍变法时推行新政的风云人物。父亲陈三立(散原先生...

  • 陈寅恪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写道: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 陈寅恪

    学通中西才满天, 桃李芳硕不自言。 独立精神判真伪, 自由思想怀大贤。 2、没有独立的思想,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但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陈寅恪(kè)读成陈寅恪(què)并非有文化和尊敬陈寅恪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qu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