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法者,天下公共也

《资治通鉴》法者,天下公共也

作者: 3cb5aafc9a86 | 来源:发表于2017-08-28 23:29 被阅读0次

是岁,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曰:“廷尉当是也。”

这一年,张释之被任命为廷尉。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跑出,惊动了为皇帝驾车的马匹;于是,文帝令骑士追捕,并将他送交廷尉治罪。张释之奏报处置意见:“此人违犯了清道戒严的规定,应当罚金。”文帝发怒说:“此人直接惊了我乘舆的马,仗着这马脾性温和,假若是其他马,能不伤害我吗!可廷尉却判他罚金!”张释之解释说:“法,是天下公共的。这一案件依据现在的法律就是这样定罪;加罪重判,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众。况且,在他惊动马匹之际,如果皇上派人将他杀死,也就算了。现在已把他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平的典范,稍有倾斜,天下用法就可轻可重,没有标准了,百姓还怎样安放自己的手脚呢!请陛下深思。”文帝思虑半晌,说:“廷尉的判决是对的。”其后人有盗高庙坐前玉环,得;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

上大怒曰:“人无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帝乃白太后许之。

其后,有人偷盗高祖庙中神位前的玉环而被捕,汉文帝大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奏报判案意见:按照“偷盗宗庙服御器物”的律条,案犯应当在街市公开斩首。汉文帝大怒说:“此人大逆不道,竟敢盗先帝器物!我将他交给廷尉审判,是想将他诛灭全族;而你却依法判他死罪,这是违背我恭奉宗庙的本意的。”张释之见皇帝震怒,免冠顿首谢罪说:“依法这样判,满够了。况且,同样的罪名,还应该根据情节逆顺程度区别轻重。今天此人以偷盗宗庙器物之罪被灭族,若万一有愚昧无知之辈,从高祖的长陵上取了一捧土,陛下将怎样给他加以更重的惩罚呢?”于是,文帝向太后说明情况,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刑意见。

相关文章

  • 《资治通鉴》法者,天下公共也

    是岁,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

  • 古文赏析(二)……法治篇

    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资治通鉴》 赏析: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

  • 碎语——《史记》之司法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已下廷尉,廷尉,天...

  • 生命中的十大能量法门《摘抄》

    智,法用也;慧,明道也。天下智者莫出法用,天下慧根尽在道中。智者明法,慧者通道。道生法,慧生智。慧足千百智,道足万...

  • 资治通鉴:在权力的旋涡中,商鞅刻薄有其内在的无奈

    《资治通鉴》第二卷 资治通鉴 【原文】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用典(5)

    1.法者,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论诚信》 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

  • 書窻讀粹

    凡工书,必重法。元 郑杓曰:法者,天下之公也,书之正路也。 清 刘熙载言:书中重法,然意乃法之所受命也。 宋 ...

  • 记一所与时俱进的中学——东华学校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一个人,最怕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而一个国家,最怕与时代脱轨...

  • 司考卷四中的法理

    法的本体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也。” 洛克(自然法,社会契约):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自由不是为...

  • 何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法”者,律也 “律”者,音也 “音”者,振也 “振”者,频率也 “人法地”,即人要与地球的韵律共振 “地法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法者,天下公共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en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