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ctor
在Android中指的是Vector Drawable,也就是Android中的矢量图,可以说Vector就是Android中的SVG实现
引入做好的svg
1.下载svg
https://www.iconfont.cn/ 下载图标的svg文件
2.vector Asset 文件
在工程目录下找到app->src->res 右键点击drawable 选择new->vector Asset


<vector>:
根标签,表示一个矢量动画
支持的属性:
1. android:name:定义矢量图形的名称;
2. android:width:定义Drawable的宽度,支持所有dimension单位,一般使用dp。
3. android:height:定义Drawable的宽度,支持所有dimension单位。
4. android:viewportWidth:定义矢量图形的视图(viewport)空间的宽度,viewport是一个虚拟的canvas,后面所有的path都在该坐标系上绘制。坐标系左上方为(0,0),横轴从左向右,纵轴从上到下。横轴可视区域就是0~viewportWidth。
5. android:viewportHeight:定义矢量图形的可视区域的高度。其它见上。[0,0]~[viewportWidth,viewportHeight]定义了虚拟canvas的可视区域。
6. android:tint:作为染色(tint)的色彩应用到drawable上。默认不应用tint。
7. android:tintMode:tint颜色的Porter-Duff混合模式,默认是src_in。
8. android:autoMirrored:如果drawable布局方向是RTL(right-to-left)时,drawable绘制是否需要镜像化(镜像化就是绕自身x轴中线旋转180度)。
9. android:alpha:drawble的透明度,取值0~1
<group>:
定义一组路径和子group,另外还定义了转换信息(transformation information)。转换信息定义在vector指定的视图区域内(与viewport坐标系相同)。定义的应用转换的顺序是缩放-->旋转-->平移,所以同时定义的这些属性最先应用scaleX/scaleY属性,最后应用translateX/translateY属性。
支持的属性:
android:name:定义group的名称
android:rotation:group对应矢量图形的旋转角度,取值是360度制。
android:pivotX:Group旋转和缩放时的中心点的X轴坐标。取值基于viewport视图的坐标系,不能使用百分比。
android:pivotY:Group旋转和缩放时的中心点的Y轴坐标。取值基于viewport视图的坐标系,不能使用百分比。
android:scaleX:Group在X轴上的缩放比例,最先应用到图形上。
android:scaleY:Group在Y轴上的缩放比例,最先应用到图形上。
android:translateX:Group在X轴的平移距离,取值基于viewport视图的坐标系。最后应用到图形上。
android:translateY:Group在Y轴的平移距离,取值基于viewport视图的坐标系。最后应用到图形上。
<path>:
定义一个路径,一个路径即可以表示一块填充区域也可以表示一根线条。
支持的属性:
android:name:定义路径的名称
android:pathData:定义路径的数据,路径由多条命令组成,格式与SVG标准的path data的d属性完全相同,路径命令的参数定义在viewport视图的坐标系。
android:fillColor:指定填充路径的颜色,一般是一个颜色值,在SDK24及以上,可以指定一个颜色状态列表或者一个渐变的颜色。
android:strokeColor:指定路径线条的颜色,一般是一个颜色值,在SDK24及以上,可以指定一个颜色状态列表或者一个渐变的颜色
android:strokeWidth:指定路径线条的宽度,基于viewport视图的坐标系(不要dp/px之类的结尾)。
android:strokeAlpha:指定路径线条的透明度。
android:fillAlpha:指定填充区域的透明度。
android:trimPathStart:取值从0到1,表示路径从哪里开始绘制。0~trimPathStart区间的路径不会被绘制出来。
android:trimPathEnd:取值从0到1,表示路径绘制到哪里。trimPathEnd~1区间的路径不会被绘制出来。
android:trimPathOffset:平移可绘制区域,取值从0到1,线条从(trimPathOffset+trimPathStart绘制到trimPathOffset+trimPathEnd),注意:trimPathOffset+trimPathEnd如果超过1,其实也是绘制的的,绘制的是0~trimPathOffset+trimPathEnd-1的位置。
android:strokeLineCap:设置线条首尾的外观,三个值:butt(默认,向线条的每个末端添加平直的边缘), round(向线条的每个末端添加圆形线帽), square(向线条的每个末端添加正方形线帽。)。
android:strokeLineJoin:设置当两条线条交汇时,创建什么样的边角(线段连接类型):三个值:miter(默认,创建尖角),round(创建圆角),bevel(创建斜角) 。
android:strokeMiterLimit:设置设置最大斜接长度,斜接长度指的是在两条线交汇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距离。只有当 lineJoin 属性为 "miter" 时,miterLimit 才有效。
语法:
M = moveto(M X,Y) :将画笔移动到指定的坐标位置,相当于 android Path 里的moveTo()
L = lineto(L X,Y) :画直线到指定的坐标位置,相当于 android Path 里的lineTo()
H = horizontal lineto(H X):画水平线到指定的X坐标位置
V = vertical lineto(V Y):画垂直线到指定的Y坐标位置
C = curveto(C X1,Y1,X2,Y2,ENDX,ENDY):三次贝赛曲线
S = smooth curveto(S X2,Y2,ENDX,ENDY) 同样三次贝塞尔曲线,更平滑
Q = quadratic Belzier curve(Q X,Y,ENDX,ENDY):二次贝赛曲线
T = smooth quadratic Belzier curveto(T ENDX,ENDY):映射 同样二次贝塞尔曲线,更平滑
A = elliptical Arc(A RX,RY,XROTATION,FLAG1,FLAG2,X,Y):弧线 ,相当于arcTo()
Z = closepath():关闭路径(会自动绘制链接起点和终点)
注意:以上所有命令均允许小写字母。大写表示绝对定位,小写表示相对定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