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问题的根源不是你,而是你的体系。
习惯是把双刃剑。它们可能对你有利,也可能对你不利。
微习惯是个小习惯,是更大系统一部分,正如原子式分子组成部分一样,微习惯也是重大成效的组成部分。
不求拔高你的目标,但就落实你的体系。
变化有三个层次:结果变化、过程变化和身份变化。
改变习惯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关注你想要达到的目标,而是你想要成为谁。
习惯是一种行为,因为重复的次数已经足够多,便可以自然而然的出现。习惯的最终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精力和努力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任何习惯都可以分解成一个反馈循环,它包括4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
行为转变的四大定律是一套我们可以用来培养好习惯的简单规则,它们是:
一、让它显而易见
一旦习惯养成,我们就不再关注自己在做什么,有了足够的练习,大脑中会不假思索地拾取检测特定结果的提示。
习惯记分卡是个简单的练习。
创建意图是一种策略,可以用它将新习惯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整合,公式是:我将于(时间)在(地点)(行为)。
喜欢叠加的公式是: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新习惯)。
二、让它有吸引力
机会越有吸引力,养成的习惯的可能性就越大。
喜好绑定是让习惯更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方式。具体做法是将你喜好的高频动作与你需要做的低频动作搭配一起。
我们倾向于模仿三个社会群体的习惯:亲近的人(家人和朋友),所在群体(我们所归属的部落)和有权势的人(有地位和威望)的。
如果一个行为能为我们赢得认可,尊重和赞扬,我们就会认为它很有吸引力。
三、让它简便易行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行为通过重复逐渐变得更加自动化的过程,最有效的学习形式是付诸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
习惯的培养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重复的次数。
创造一个环境,尽可能便于做正确的事。降低与良好行为相关的阻力,阻力小,习惯就越容易养成。增加与不良行为与相关的阻力,阻力大,习惯就难以养成。
四、让它令人愉悦
行为转变的基本准则:重复有及时回报的行为,避免受及时惩罚的动作;要保持一个习惯,需要有及时成就感,即使它体现在细微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