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不等于你要放肆。
其实,某天下午,我列出了十不要,就是不要做的十件事,一周过去了,我依旧没有做到几条,这就是我,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我是不值得让路过的你学习的。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我喜欢自曝,遮遮掩掩反倒累,更喜欢军人的耿直和义气以及爽快。
十不要里就包括一条“不给简书提建议”。
但有时候看到了,还是会说上几句,这很不好,言必信行必果么,这才是我骨子里的本意。
当然,我从不会停止了解自己,我想说的是,简书有自己的产品部门等,它们会设计,会挑选紧要的去执行,有时候觉得人家只想做个社区而已。
而我们却接收到太多信息,然后又要简书打通变现,又觉得简信不够强大,又觉得这里那里不够好。其实我们所说的问题,未必是问题,也未必不是问题。
并不是好话赖话都让我说了,事实就是有些事对我们来说是小部分人的需求,有些功能对官方来说是次要的。
我当然希望简信的功能有文字、能回车、发语音、音乐、分享外链、图片、大表情、趣味聊天等等,但繁杂未必好呀,所谓大俗就是大雅也是一样的道理。其他软件能做的,就不要模仿了,有些东西你看着容易,实质上是开发,是高难度的,给你举个例子。
为什么微信的语音功能很强大了,科大讯飞还在专攻语音识别,这就是术业有专攻,我个人就用他家的输入法,因为他对我的普通话要求难度能低一点。
所以,人要知足的哈。
每一条简信,就该像一封封邮件一样,除过我这种运营沟通多的作者,你们对待其他人,应该每条都很慎重,而不是随意发,还发错。
人与人之间刚认识的时候是最美的,相互尊敬、探索,时而乏味,时而了解,时而消失,时而出现,又时而因为一篇文章产生共鸣,因此简信应该是传递美和真挚的漂流瓶,起码我以前这么觉得,因此接收到的每一条谢谢我都看过。

此类人,也不过踏入简书三两天,一眼看去就值得尊敬,有礼貌真的很可贵。
虽然素不相识,也未曾说几个字,我没指点什么,但别人觉得有温度,会反思,或是有用,我就已然很开心了。
不讲大道理了,我是一个自己把自己讲通,然后才可能给别人讲一句话的人,我时而感性,或许又理智。
希望每个人参加简书日更,最近看到不安分的小安,粉丝爆涨,分析了一下,主要是很多新人一来,刚注册几小时就关注她,我认为她是系统默认推荐给新人了。
这就非常值得学习,而且老师这个职业,还真就有这个时间和环境来创作。
我希望作者是老师的都可以持续传递你们心中的“规矩或感悟”,希望更多人热爱老师这个职业,因为不知道有几十亿黑板是老师的汗水,最后也希望每个简书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只要自己看起来快乐,别人才有可能觉得你快乐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