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写作是一件长久的事,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与阅读便像是作者手中的米,有了米,才能做出香喷喷的饭来。
“一般来说,无论是沸腾喧嚣的生活,还是懒散平凡的生活,作家们只要无止境地追问社会、历史和人生,就可从生活、历史中寻找出思想和理想,并让真实、动人、温馨、睿智、冷峻、幽默变成文心,坚守住真善美,守望住文学的经典精神。”
生活、阅读、写作,是写者生命的三部曲,写者只有在生活里沉下心来,作品才会获得文学应得的大气场。
人常说,开卷有益,读的书多了,看的多了,领悟的多了,自然笔尖如高山流水般浮动。学习很重要,有输入才会有输出,所以自古以来的文学大家都很在意学习,研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这些人,凭借与生俱来的文学天分和捕捉人情世故的文学敏感,加之丰富的生活经历及家国意识、人间情怀,在照亮黑暗世界的理想光芒陪伴下,书写着命运万千气象及人生中的幸与不幸。
我不是作家,但我当我拿起笔,便是一位作者,开始创作我的创作,写着我想写的文字。岁月静好,能安心地读一本书,写一段文字,便很好。
真正爱上读书应该是去年的夏天,匆匆结束了一段不那么激情澎湃,不那么歇斯底里的恋情。然而失恋就像是断奶,习惯了依赖便忘记了如何面对孤单的自己,这时,我遇到了文字。
在文字里,我重新找到了自己。
一朵文字,落地生香。
无数的前辈将爱情、婚姻、亲情、友情、温情、柔情,联系着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道德,赋予文字生命,书写着青春的迷茫与痛楚,生活的艰辛与幸福,死亡的残酷与升华。
在文字的海洋里,我是那么的渺小,因为渺小而将自己看得平淡。
才悟得苏老所言:“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