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春?在此前的一部部青春IP电影里,那就是撕逼、打胎、毕业出国,车祸绝症……这些剧情被一次次重复,到最后青春片成为了一群中年编剧的臆想,青春成为了人生中悲剧的集结。

但是,这是我们的青春吗?
真正的青春,是在多年以后回忆起来虽然会哭但还是念念不忘的。
是那些没走完的路,没看过的风景,是很多年以后回过头的时候,会遗憾和微笑的场景。
青春就是令我们念念不忘的岁月,是填满希望的脚步,是那些曾经与你一同并肩前行的人!
《闪光少女》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的青春————
音乐附中,西洋乐学生与民乐学生势不两立,民乐女主对西洋乐帅哥一见钟情,为证明扬琴是乐器而组建2.5次元乐队,结识了502宿舍的四名二次元死忠,乐队在漫展演出大获成功,女主前去表白却再度被拒,乐队因女主意气用事无奈解散……
伴随学校停止招收民乐生,民乐和西洋乐展开决战,在领导视察过程中民乐战胜了西洋乐,最终在西洋乐同学帮助下让民乐走上舞台,赢得满堂彩,证明了自己,证明了民乐。

故事的重要组成之一是音乐,而全片音乐元素展现得完美无缺,从开篇略带伤感的《百鸟朝凤》,组建乐队的《权御天下》,到最后民乐登台技惊四座的《广陵散》,以及西洋乐的穿插演奏,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音乐无国界,又何必用铁栅栏让西洋乐与民乐界限分明呢?而音乐的衔接也做的恰到好处,巧妙契合了影片的情节变化,我想也得益于梁翘柏的监制,音乐元素让全片充满亮点,充满惊喜。

另一个冲突点则是二次元与三次元,喜爱二次元的502四美被大家当做异类,遭到旁人的冷眼,漠视,误解,批判……
但正如千指大人所说,这正是对民乐、对古典、对历史、对信仰的执着和热爱!告诉所谓的“成年人”,二次元不是异类,很多体制内“成年人”厌恶甚至禁止的活动同样不是,它不会毒害青少年,二次元不是有病,不是幼稚,不是不务正业,二次元是文化,一样可以寓意深邃,振聋发聩。“大人”们,请不要以“不正常”“没前途”这样的理由压制, 这只是个人爱好的一种选择,是每个人内心情感的正常表达!

最后的民乐演出,现场仍有家长对孩子说这是不伦不类的东西,不能学。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去喜欢民乐,都去喜欢二次元,但是请不要否认他人的喜好,他人的选择,包括你的孩子爱好的选择。
片中民乐学生之所以选择学习民乐,并不是被家长强迫,而是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对中华历史的热爱,这是难能可贵的民族文化自信,我们首先要认可自己,才能让别人有机会尊重你,你可以不喜欢,但请你认可自己的民族文化,尊重自己的历史,而不是抱着崇洋媚外的思想封锁自己,也封锁孩子的兴趣爱好。

有人看完说这是各种IP题材的大杂烩,是为了蹭热点不惜强拉民族和二次元的关系。
但我认为,正是这些矛盾点的出现与巧妙的展现,才能更多地去传播文化,更好地发展文化,而这样的切入点也容易让大家重拾身边的细节,发现身边一直未曾关注的亮点,片中的闪光少女,是2.5次元乐队证明自己能够闪闪发光的寓意,是每个朝着梦想努力拼搏的少女都能闪闪发光的寓意…
而带到现实生活中,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为梦想奋斗,为文化发展而努力,我们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我们自己也会伴随着文化的崛起,在世界之林闪闪发光!

青春代表着年轻,代表着无所畏惧,再平庸也有梦想,再弱小也能闪光,再奇葩也有伙伴,不一样,又怎样!

趁着青春年少大好时光,燃烧自己,用尽一切奔向那个,名为理想的大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