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好友三三闲聊,她说家里逼婚逼得紧,整天念叨,都三十好几了,该结婚生孩子了。七大姑八大姨轮番轰炸,她都不知如何招架。
三三委屈:“我确实有年龄恐慌,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就找个人嫁了。”
今年三三正式迈入三十大军,父母更是如临大敌,不断通过各种途径给她物色对象。
之前母亲的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位,两个人见过两面,聊得还算投缘,于是约定了下一次见面。第三次见面,两人刚坐下,男方就开门见山,说两人已经见过两次,商量一下结婚的事情,三三被这阵势噎得半天说不出话。
而男方呢,一个人在规划着何时订婚,酒店定在哪儿。
三三克制又不失礼节地问打断他,说现在讨论这些是不是太早了。男方顿时有些尴尬。第三次见面,就在尬聊中结束。
后来,男方给女方短信说,大家都是成年人,都老大不小,没必要走那么多过场,互相不讨厌,看得顺眼就可以考虑结婚。他就想找个人结婚过日子。
三三被气得够呛,回复他说自己得先恋爱再结婚,没觉得自己老大不小,祝对方早日脱单。
三三不明白,怎么三十岁就得要自我嫌弃,随意找个人搭伙过日子呢。
三三说结婚就是减法,不找个百分百喜欢的人,而是刚好及格,那么在生活的鸡零狗碎中,一两次争吵都可能减为负数了,导致婚姻难以为继。
都说只有适合结婚的人,没有适合结婚的年龄。为了结婚而结婚的恋爱都是自欺欺人,既不尊重对方,也辜负了自己。
能在最好的年纪遇到心意相通的人,是最好的。可人生的出场顺序,是无章可循的,有时早,有时晚。
不怕等你,只怕你不来。
两个人相遇,如果真的互相吸引,互相爱慕,都未婚嫁,那么两人的相遇就是最好的时节,任何时候都不晚。三十岁才开场,四十岁正当好,五十岁也赶巧。
真爱需要真心的膜拜,你不够虔诚,不愿意耐心守候,自然只能将就。
不必埋怨真情难遇,交付时间去等候,不畏惧旁人的口舌,不担心别人目光,不凑合的态度,是不凑合的人生的第一步。
2
真爱来临时,其他的一切都落花流水。
作协主席铁凝在结婚以前,蜚声文坛,但是感情一直没有着落。一次,她去拜会冰心老人,老人关心她的感情问题,问她有男朋友没有,她说还没有找到呢,冰心老人说:你要等,不要找!
“你要等,不要找。”这句话让铁凝很受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婚姻宁缺毋滥,宁可没有,也不要凑合。
在将近30年的青春岁月里,铁凝都在耐心等,不急不躁。她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创作了许多经典名著。
铁凝50岁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著名经济学家华生,两人都认定彼此是可以相伴一生的人,心心相惜,走进结婚殿堂。
爱情就是这样,遇到你之后,其他都成了将就。
不想过将就的人生,就要有不将就的决心。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不用着急,你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婚姻的好坏,爱情的苦乐,旁人看的只是笑话,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著有《浮生六记》的清代著名文学家沈复,一生活得恣意随性,他和妻子陈芸心意相通,琴瑟和鸣,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时至今日,仍为大家称道。在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陈芸独得丈夫宠溺,源于她懂沈复,知道沈复的需求,不仅能和沈复居家过日子,也能追随沈复怡情山水之间,广交名人雅士,两人真的是珠联璧合,举案齐眉,夫唱妇随。后来爱妻陈芸病逝,沈复将半生游历和家庭生活的日常付诸笔端,成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妙书《浮生六记》。
夫妻间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如此,知你冷暖,懂你心伤。能听懂你的言外之意,更明白你的欲言又止。
好的伴侣是好的人生的开端。好的伴侣不是消耗彼此,越过越累,两颗心越走越远;而是成就彼此,带领你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两颗心越靠越近。
3
好的爱情,离不开彼此欣赏。
文学巨匠林语堂先生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后烧掉结婚证,说结婚证只是要离婚的人才需要,此后终生与妻子相濡以沫。从志趣上来说,林语堂和妻子并不全投,但是廖翠凤与林语堂初次见面,就对他暗生情愫,不计较他的家境清贫。而林语堂也欣赏廖翠凤的有情有义,给了这个女人最大回报,一生相伴,忠心不二。两人会携手逛街,林语堂会给妻子购物的建议,也能耐心等候妻子购物。而作为妻子,廖翠凤对林语堂极尽包容,理解,体贴,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两人婚后,有一段时间生活艰苦,廖翠凤却能把简单的饭菜做得花样百出;有时候,甚至当掉自己的首饰维持生计。
林语堂懂得妻子的好,廖翠凤钦慕丈夫的才情。两人没有俯视,也没有仰视,而是互相欣赏。
婚姻中势均力敌和旗鼓相当的两人,更需要互相欣赏。某种程度上欣赏对方,就是欣赏自己的选择。
余生太长,不将就,不凑合,等一个人,成就彼此,如此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