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静看繁花一文凌
第13章、重新思考规则的方式
游戏力的基础之一是对孩子的尊重。在孩子和我们都心情愉快时,尊重会是相当容易,但是如果孩子愁眉苦脸,或者是做出的事让我们愁眉苦脸,那么一切就会变得很困难。为了有效应对这种局面,我们可以从全新视角来观察规则的建立和孩子的行为。然后我们就会发现,亲密联结快乐游戏和情感上的理解远比惩罚,教训以及放纵更要有效得多。
建立规则的新视角包括:
冷却自己。
连接。
沙发会议,而非冷处理。
游戏。
逐渐引导良好的判断力。
翻译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
事先预防,而非事后惩罚。
了解孩子。
给出明确的界限。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冷处理这个词真正的含义,冷处理一词源于球类比赛的暂停,然而,在体育比赛中,你只有权威自己一方叫暂停,而无权给对方叫暂停,那暂停的目的呢,是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暂时的休息和调整。这种暂停不是为了处罚谁和孤立谁,而是加入孩子并积极引导的方式。
游戏也是建立规则的一种方法。游戏的目的不是奖励和惩罚,而是补齐孩子缺失的元素:联结和力量。因为由于联结和力量的缺失,才导致了某些不好行为的发生。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培养服从的能力,而是培养孩子自己具有良好的判断力。服从无法帮助孩子自己处理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而良好的自我判断力则来自于孩子的交谈,从而激发他们分析,处理不同问题,思考相关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契机。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到的一个情况是,父母常犯的错误是利用奖惩机制来控制孩子无法自控的行为。有关大脑的研究告诉我们,惩罚对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影响,令人惊讶的是,惩罚对那些最常被罚的孩子最没有效果,也就是说某些孩子更容易冲动,更难形成是非观念,更不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结,不觉得自己是团体的一份子。
以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为出发点,翻译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也就是说,我们除了要回应孩子的行为,还是要回应他的需求和感受。
惩罚之所以无效,原因之一就是马后炮。如果想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事前的预防和中途的制止,而不是事后再做出反应。
另外,了解孩子非常的重要。我们为什么要惩罚孩子?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做了这个年龄段自然会做的事情,了解孩子意味着我们要了解他们对不同的规则方式的不同反应,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
另外,本章节最后一个故事——意外出场的英雄,也让我感到非常的意外。
他仅仅只是做了一个动作——那就是邀请,就轻松解决了用其他用力的方式所不能化解的矛盾。就像作者说的,人们在心里渴望的就是彼此的亲密,不管他们对此的表达方式是多么疯狂和愚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