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拥有充分的“个体自由”和饱满的“社会意识”
1/ 接纳不同的三观,演化自己的小星系
“空间”这个词给我的第一画面:浩渺深邃的宇宙、明暗旋转的星体、看似杂乱却遵循着规则存在的一切...
于是,我就想,这个画面和我潜意识的什么契合?啊,它可以是我三观的抽象实体化。
我有我的小星系,我是主体恒星,围绕我旋转的小行星们就是我的三观组成元素。当然,宇宙很大,有很多的小星系,那是不同人的三观。
我希望探索三观的宇宙,了解不同人的三观,但是别人的三观注定是别人的:不支持不喜欢的星系,那是因为人生认知不同,没有必要说别人的星系不美或者不好;喜欢欣赏的小星系,可以借鉴,通过调整自己小星系的运转轨道,让我的小星系稳定明亮的运行着。
“因为好奇而好奇”,体验认知不同的三观星系,可以不断完善或者坚定自己的三观。我是我,我是我三观星系中,那颗唯一的被小行星们环绕的恒星。
2/90平方的家,独立的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可以很小亦可以很大,一方洁净的书桌、一把舒适的藤椅、山顶上俯瞰的世界,轻盈纷飞的思绪。
独立的个人空间,意味着自由的意识,代表了独立的思考能力。滋养一个有趣的灵魂,必然需要一个有趣的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边界内,我是清晰的我,什么都是自我意志来主宰决策;边界外,我是模糊的我,我也许会焦虑、恐慌,甚至被他人主宰。但人生本就不可能不受外界左右。所以,需要尽量守住并不断拓展独立的个人空间,以寻求最大限度的内心安宁。
今年6月我将会从公司宿舍搬进自己的小家,尽管它只有90平方,但我也会力所能及范围内,将它装点的最符合内心家的定义,希望这个空间可以成为我内心的一种映射。
整体而言,我认为“空间”这个词是私有化的,哪怕说,“要给爱人腾出自由生活空间”,那也代表着间接改变自己的私有“空间”。但既然称之为“空间”,就是代表着它可以是个变量。所以,在变量中最大限度的找到动态平衡点,形成自己的“动态平衡点集”,才是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