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作者: 初源本心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15:18 被阅读0次

我想,这个时代应该不会再有“读书是否有用”的疑问了吧。

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渐更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已经是一种必要的技能。说得更残酷一点,生于五十、六十年的人的逐渐老去,乃至离去,新生的一代更愿意接受知识与文化,因为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更舒适,更方便。

而在现实中,成年人是愿意去读书的,却在如今日渐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中,发现已经多少没时间读书了。996的工作时间,日渐加重的孩子、房子、车子、老人的生活,总会让人身心俱疲。而属于读书的时间也被打得七零八落。

也正是因为如此,碎片化、快速化的学习方式才得以流行。于是,“得到”APP的知识付费,成了大众取得知识的“快速胶囊”。五花八门的“读书会”、“拆书会”、“听书会”等付款APP或微信群,成了书籍的“疱丁”,将一本本书“剥皮拆骨”,将精华、核心、内容等一一提取,如同猪肉摊上的猪肉、猪肝、猪脾等摆在肉案上,供君购买。付款、下载、看讲义、听课程,“读书秘籍”大功告成!看了这些练成“秘籍”的学员们一年、一个月看完的书单,让我汗颜不已。

这好吗?

这不好吗?

真的好吗?

真的不好吗?

应该是好的吧。

看,总比不看要好。起码知道书名、作者、内容,这样跟人聊起天来总比一脸蒙逼要好。如果再吐出一两个专业术语,能把对方唬得一乍一乍的。何乐而不为呢?

现代的社会,已进入一个“快速时代”。“快餐文化”也是由此应运而生。而当知识也变成了一种“快餐文化”时,不必谴责。因为“快餐文化”的盛行,是因为有着存在的理由,“存在即合理”嘛。这不是“道德沦丧”的问题,也不是“人性扭曲”的问题,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上班时间越来越长,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谁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呢?

八卦新闻越来越多,手机游戏越来越精良,食物越来越美味,旅游越来越广阔,娱乐节目越来越有趣,谁又会更去关注读书呢?

所以,“快餐文化”是至少让人保留着消除我们的愚昧、无知、庸俗,而得到知识的一种方式。正如快餐一样,或者没有营养,但是起码不会让我们饿肚子一样。

但是,“快餐文化”不是“读书”,绝不是!它仅仅是“看书”而已。真正的读书,需要静心,需要时间,需要思考,需要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全盘的“拿来主义”。我承认,认真而有思考的“读书”是痛苦的,但我绝不是在提倡“苦行主义”,我只是希望读书如同人生一样,经过一番痛苦,方了悟其中乐趣。否则,未来的读书方式就像某些科学家预言的一样,只要在人的大脑中植入一颗包含各种知识的小小的芯片,便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般的无所不知了。嗯,免去了读书的枯燥,免去了考试的辛苦,便可指点江山,何乐而不为呢?但,植入了芯片的人,还是人类吗?确定不是批量生产的“阿尔法狗”?我们曾经自诩的“意识”、“思维”呢?

在简书平台所关注的一位老师,给予了我很多思想上的帮助,针对哲学的话题,他提到,哲学史上的逻辑哲学和语言分析哲学更是走向了狭路,视野越来越小了。对此,个人深以为然。单以中国为例吧,生于60年代的陈嘉映教授被誉为“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的哲学家”,但细想,现在已经是2020年,哲学的中间的断层是如何的严重。

这,是否也与现代人的缺乏思考有关呢?

如何读书?读什么样的书?相信各有各的见解吧。毕竟每个人的兴趣不同,方式也不同。而对于我个人,思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读管理类的书,不妨加上人性的思考。任何的管理,都是对人的管理,深层一点,是对人性的管理。流传甚广的管理案例:车间领导在车间地板上写上数字,旨在激励当班工人创造比上一班更多的产量。这个故事应该是真的,但应该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是真的。如果这个工厂的工人人心溃散得如同一盘散沙,在地板上写下更大的数字也只是数字,而不可能成为激励的方式。

读工具类的书,结果应该是验证这些工具书是否有用的标准吧。想当初在公司实行“5S”现场管理的时候,曾认为仓库就这么点地方,实施这一套是否过于“形式主义”了。但一旦真正实施后,才领悟到“5S”的现场管理的内核不单单是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这些行为,其最为核心的是“素养”。当工作中的一切行为符合规范时,久而久之,这些就变成一种习惯。而一旦形成习惯,个人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就会深化变成个人的素养。而个人的素养的提高,就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而至于文学类的书,我是接触最多的。但读书半桶水的我,又怎么会有资格跟别人谈“读书”呢?但我记得曾有人说过,读这类书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作者的身份,构思所读的书,换作是自己会怎么写,无论是纲领也好,架构也好,叙事方式也好,或者是遣词造句也好。因为每一本著作多多少少会限于时代、观念、作者的偏见而有一些不完美。而读到这本书的我们,用现时读书的经验与水平,思考自己会怎样写,是不是会比原作者写得更好。我想,这也是一种思考。

以上的读书也仅是我自己的经验罢了,相对于那些一年可以读上百本书的读者,我只有佩服,并不会嘲笑。我依然坚守的,是有思考,有深度的读书。也只有这样,才不会仅仅是看书。

相关文章

  • 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我想,这个时代应该不会再有“读书是否有用”的疑问了吧。 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渐更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你好,我是强哥,这是我的192/200的进化日课。 昨天读《浪潮式发售》,磨磨蹭蹭读了一天,直到晚上才读完。确实也...

  •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读书?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读书? 咪蒙的绝招是三步: 第一,划重点,划重点,划重点。与我们自己的划重点不同的是,重点要放在批...

  • 王东岳: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现代人在越来越汹涌的信息洪流中逐步失去了读书的习惯,这等于失去了和最伟大的人对话的机会。 ——王东岳 [图片上传失...

  • 读书

    做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我们应该读那些书籍,读书对我们的人生有那些影响; 1.读一下古典文学,《论语》《鬼谷...

  •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现在的人们大都离不开一样东西——手机。手机好像已经成为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忘记带钥匙,可是如果没有带...

  • 应该如何读书?

    想看书,又不是闲书,应该如何学习昵? 像读小说那么读吗?看一遍,真的没有什么影响。好像没看一样,是真的老了吗? 最...

  • 应该如何读书

    第6天读书笔记:《学会提问》 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是逐字逐句的细读,尽量记住自己所读的所有内容,把书中作者的观点...

  • Day:13 书评集

    7月12日 《读书知味》 《读书知味》是知名作家肖复兴的一部作品,教会了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该读哪些...

  • 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关于读书,不少名人大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胡适先生在《怎样读书》一书中说:“读书,一曰精,二曰博。精就是要做到‘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fbmktx.html